第141章 丘八問案

兩個公差聽了便是一驚,直到蕭千月亮出錦衣衛腰牌,他們才真的信了,收了堂票,訕訕地離開。

夏潯也有些驚訝,一是他沒有想到明朝也有軍事法庭一說,現役軍人要由專門的法庭審判,地方官府無權過問。二是沒想到羅僉事竟然肯公開他的身份,這樣的話,是不是以後就不會再差派我去做些臥底的兇險事了?

大明律法中的確有這麽一條規定,軍人犯法,不受地方官府審判。問題是誰也不知道夏潯居然還有一個錦衣衛的身份,兩個公差回到應天府衙門將情形一回稟,王洪睿王府尹喜不自勝。

他已經有點快要崩潰了。他是文官,是文官派系的人,而國子監那些學生背後站著的是士紳集團,文官的基礎就來自於這個集團,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聞的例子有,但是大部分讀書有成的人,都是士紳子弟。

不管是他本身派系的烙印,還是他與黃子澄等文官的交情,他都應該站在自己人一邊。可是能坐上應天府尹這個位置,就沒有一個不看風向、不知圓滑的蠢物,現在這個時代,還不是文官集團甚囂塵上,把武人排擠出朝廷的年代,如果真要認真算計起來,現在朝廷中以勛臣功戚為代表的武人集團,實力還在文官之上,得罪了他們,他王洪睿如何治理金陵?只怕他是令不出府門,再也管不了事了。

正頭疼呢,兩個公差給他送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楊旭是錦衣衛!

王洪睿眉開眼笑,就跟敲鑼打鼓披紅掛彩送錦旗似的,把狀子歡天喜地的移交到五軍都督府去了。

五軍都督府左軍都督是誰?就是中山王第三子,徐增壽徐大老爺是也。

徐增壽上一回和黃子澄扳手腕,五軍都督府的高級將領都是知道的,現如今應天府把這狀子一轉過來,諸位同僚就很默契地把它給徐增壽送去了。

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統領全國軍事。洪武十三年的時候,因為大都督府權力太大,在廢丞相制的同時,為防止軍權過分集中,也廢大都督府,改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京師及各地衛所。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正一品。

徐增壽就是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主管京師駐軍。元朝尚右,明朝尚左,他是左都督,就是中軍都督府的一把手。

徐增壽接到應天府尹移交來的狀子一看,鼻子差點沒氣歪了,這些讀書人怎麽都娘娘們們的,屁大點破事兒,夾夾谷谷的這還有完沒完了?

徐大將軍怒發沖冠,立即把中軍都督府斷事官喚來,要他準備問案,自己要親自聽審。

五軍都督府都設有軍事法庭,各設左右斷事一人,提控案牘一人,但中軍斷事官總管五官斷事官,總治五軍刑獄,職權最重。其實準確地說起來,夏旭雖然是軍人,卻是軍人中最特殊的一個兵種,他是錦衣衛,錦衣衛自己設有內部法庭。

錦衣衛的北鎮撫司對外,負責偵緝刑事。南鎮撫司對內,負責本衛的法紀、軍紀。外人最怕的是北鎮撫司,他們一旦進去,那就是九死一生,而北鎮撫司的人最怕的是南鎮撫司,自己人收拾起自己人來,可也一樣兇狠至極。

可是南鎮撫司總給人一種不及北鎮撫司權勢大的感覺,一方面是因為北鎮撫司名聲在外,在大家的感覺裏確實更厲害一些。二來,南北鎮撫司畢竟是一家人,彼此沒有大的沖突,維護還來不及呢,誰會整天的窩裏鬥?所以南鎮撫司名聲不彰。

近年來,隨著錦衣衛衙門職能的不斷萎縮,能撤的有司衙門都撤了,有門路調走的人也都調走了,整個錦衣衛都指揮使司衙門名存實亡,南鎮撫司更是只剩下一個空殼子,根本沒有人了,所以楊旭這案子才由五軍都督府審理,錦衣衛畢竟也是大明親軍二十四衛之一嘛。

中軍都督府斷事官衙下設有五司,每司設稽仁、稽義、稽禮、稽智、稽信五個官兒,均為正七品,掌理諸軍刑獄。夏潯在狀子裏被人告得十惡不赦,仁義禮智信各個方面全都占全了,此案又是徐大都督親自過問,那中軍斷事官吳不殺不敢怠慢,回去後馬上把稽仁、稽義、稽禮、稽智、稽信五司主官全給叫來了,頭一句話就是:“這個案子,是大都督親口吩咐下來的……”

仁義禮智信馬上一齊點頭,心領神會。

※※※

楊充站在大堂上,有點發懵。

公堂他見過,也上過,可就沒上過軍事法庭。

四下裏站的不是紅黑兩色官衣,手柱水火大棍的差役,而是披甲戴胄,肋下懸刀,手中持槍,殺氣騰騰的一群丘八爺,看得人左右眼皮一起直跳。

再往上看,那架勢和人家文官的公堂也不大一樣,寬敞亮堂的公堂上,居然一字排開,擺了五張公案,五套令箭,五副驚堂木,每張桌子後邊坐著一個頂盔掛甲的將軍,一色兒的大胡子,瞪著兩只眼睛,好像吃人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