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告誡

楊帆在皇宮裏一待三天,直到三天後才得以回家。

其實李顯根本不必如此緊張,他是皇帝,想用誰不想用是皇帝應有的權力,何況他並沒有采取任何過於激烈的手段來奪回權力,而是對五功臣慷慨地封王賜歸。

這種情況下,張柬之五人根本沒有可能向皇帝反擊,即便李顯沒有將李湛等人從羽林衛中清除出去,那些人也不會因為皇帝封五功臣為王,而剝奪了他們的政治權力就悍然發動兵變。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就不會那麽做,如果他們那麽做,他們就成了亂臣賊子,真的身敗名裂了,而且不會有任何人附庸他們、響應他們。就算最激進的桓彥範,也只敢在激憤之中才說幾句過分的牢騷話。

但李顯剛剛經過神龍政變,不免有些驚弓之鳥,所以才如此鄭重其事。這三天裏,他已經對功臣黨控制的中樞機要部門來了一次極徹底的大換血,掖庭宮裏也駐紮了千牛衛和左衛各一支勁旅,這才撤銷了最高警戒狀態。

楊帆回到家裏剛剛半個時辰,才同妻妾兒女親熱了一會兒,沈沐就登門拜訪了。

楊帆把沈沐請進小書房,先就朝廷這兩天發生的事同他述說了一遍,雖說這些事的結果沈沐已經了解,可是許多細節卻不可能有楊帆這樣的當事人了解,是以聽得津津有味。

楊帆說罷,沈沐笑道:“呵呵,皇帝的意圖其實非常明顯,他不想任由功臣黨對他指手畫腳了,這個傀儡他當夠了。不過,他采用的手段非常高妙,既不是誅殺功臣,也不是貶官降職,而是賜封為王。

如果張柬之等人不戀棧權位的話,這個賞賜應該是他們求之不得的結果,那就是君臣皆大歡喜了。你想,冒著殺頭的危險扶保太子登基,換來的不僅僅是一世的榮華富貴,而是生生世世。

只要大唐不滅,他們的子孫後代就永遠承庇余蔭,與國同休,這樣的賞賜還不算隆重麽?天下百姓也只會認為皇帝知恩圖報有功必賞,挑不出半點錯來,如果功臣黨還想攪什麽是非,天下人心是不會站在他們一邊的。”

楊帆道:“天下人心,那都是虛的,說到底,起作用的還是廟堂上的那些人。皇帝加封相王五子,又封賞太平公主的子女,憑此莫大恩惠,就攏住了相王黨和太平黨在此緊要關頭按兵不動了。

而且,皇帝用這樣平和的手段免去張柬之等人的兵權,保住他們的榮華富貴,也不至於刺激相王和太平公主,迫使他們發生激反應,這才是皇帝得以順利罷免五大功臣的關鍵。”

沈沐嘆了口氣,道:“是啊。不過梁王是沒有這種心機的,有高人幫他。”

楊帆道:“這個高人……應該就是崔湜吧,據我所知,他已投到梁王門下,如果是他想出此計,我並不覺得意外。”

沈沐略一沉吟,緩緩道:“或許是他又或許是鄭愔……”

楊帆眉尖一挑,道:“鄭愔?這人是誰?”

沈沐擺擺手道:“是誰都無所謂了,他們只能獻計獻策,最終還是要梁王來采納執行,否則他們就空負屠龍之技,全無用武之地。如今武氏比則天女皇時勢力還要龐大,後黨又迅速崛起,我看,這天下會更不太平了。”

楊帆目光一凝,道:“你是說?”

沈沐道:“相王和太平不會坐視他們崛起,他們也不會讓相王和太平擋了他們的前程,你看著吧,這廟堂之上,必將掀起更多風雨。”

楊帆皺了皺眉道:“我們當然是站在李唐一邊。”

沈沐微微一笑,道:“則天女皇時才有李唐與武周之分,現在誰不是李唐呢?不管是後黨、梁王黨、相王黨抑或太平黨,誰不是李唐之臣?坐天下的可就是姓李的皇帝。”

楊帆被他點破心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你放心,公是公,私是私,我不會因為和太平的關系,就拉著兄弟們不管死活地站在她那一邊。不過,後黨梁王黨與相王黨、太平黨之間如果產生爭鬥,我們一定會站在相王和太平一邊,這沒錯吧?”

沈沐道:“不錯!我們的背後是世家,而世家和皇室即便是鬥了這麽多年,彼此之間的關系卻是越來越糾纏不清了,旁的不說,皇帝和相王都有子女與世家聯姻,這就注定了我們之間的關系盤根錯節。可武家不同……”

沈沐徐徐地道:“昔日太宗、高宗皇帝雖有意打壓世家以擡高皇權,但所用手段卻還溫和,而武周時大為不同,因之世家與武周也就有了解不開的仇恨。崔湜投入武三思門下,真是有些利令智昏了。”

楊帆警覺地道:“你是說,這很可能是崔湜的個人主張,而非崔老太公授意?”

沈沐道:“很有可能。所以,崔老太公那裏,我會讓人透露點風聲,如果這不是崔老太公的主意,也許可以迫使崔湜離開武三思,至少……不會讓他再死心塌地地跟著武三思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