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論功行賞

不是她提供消息,策劃兵變的人就無法對宮裏的情況了如指掌,自然也就不敢輕率行動。

不是她巧妙安排,張柬之等人扶太子硬闖迎仙宮時,就不會只是偶然被兩個小太監發現了;

不是她預先叫人安排了撞木,迎仙宮不會那麽迅速就被攻破,事先誰也難以保證迎仙宮中有無密道,皇帝能否及時脫身;

不是她挺身而出,內衛未必就能受阻於半途,也許這就是他們折戟沉沙的那個關鍵。要知道,內衛中高副都尉的那一支人馬,可是她的心腹;

不是她主持大局,宮廷也不會這麽快就安定下來,功臣集團是沒有能力一下子就撤換掉所有宮娥太監的,內廷若是穩不下來,太子就不敢居留於宮中,新皇登基卻住在宮外,那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話。

如此種種,功莫大蔫,此人就是上官婉兒。新帝登基,論功行賞,輪到上官婉兒時,李顯和張柬之、崔玄暉等一群人卻有些為難了,因為婉兒固然功勛卓著,但他們不知道該對婉兒如何論功行賞。

婉兒雖權如內相,品秩上卻只是五品女官,再若提拔只能是五品以上,可她畢竟是女人,不能賜她一個朝官,那就只能依舊在內廷官員體制裏進行提拔。內廷裏也是有官員階級的,太監有宦官的品秩,宮娥有女官的品秩。

但內廷女官品級中,一般五品也就到頭了。五品以上的女官,一向只封給皇帝的後妃,作為她們的待遇標準,而婉兒早就是五品了,還怎麽升呢?有鑒於此,敬暉提出,不如就讓皇帝納上官婉兒為妃,反正皇帝登基後,總要再納些妃子的。

但這一提議卻立即遭到了張柬之、崔玄暉等一批老成持重之臣的堅決反對,後宮裏韋妃聞言,更是反應激烈。

張柬之等人的反應是很正常的,他們之所以要給婉兒論功,一是因為婉兒的功勞就擺在那裏,繞不過去,二來也是因為婉兒主持宮廷那麽久,現在新帝剛剛登基,要穩定宮廷離不開她的支持。

但也恰是因為如此,婉兒絕對不可以成為皇帝的嬪妃,這些年來,她作為內相,與太多外臣打過交道,後宮若有一個和朝臣有密切關系的後妃,那幾乎就意味帝國必將再遭遇一場災難。

武則天就是由一個強勢的後妃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一代女皇的,前車之鑒不遠,還不汲取教訓麽?這是張柬之等大臣的想法。

而在韋妃看來,婉兒與一些外臣有聯系,還牢牢控制著內廷,且素有才名,人又生得婉媚無雙,雖然她早知丈夫在床幃之間已經不成了,可是婉兒一旦成為後妃,想架空她這個正宮也是輕而歇舉的事,只要不是太蠢,沒有哪個女人會坐視這樣一個強大對手的出現。

韋妃對李顯這個皇帝有著莫大的影響力,李顯對韋妃幾乎是言聽計從,而張柬之等兵諫五大臣現在則把持著朝政,對李顯的影響力同樣巨大,他們都不同意,李顯自然不會點頭。

大家議來議去,最後只好決定破一次例,反正大唐的新鮮事兒已經多了,比如公主開府建衙,比如造新字兒,比如女子稱帝,蚤子多了不怕咬,也不差再多這麽一件。

於是,他們商量之後,決定加封上官婉兒為三品女官:婕妤。本來這個官職一向只有皇帝嬪妃才能授予的,現在為婉兒破了例。

婉兒本想功成身退,一聽之下自然婉拒不受,她只想辭官出宮。

有功不賞,有罪不誅,乃是天子大忌,何況這些功臣們已經拉了長長一份名單,都想著要一人得道、雞犬生天呢,上官婉兒若是這麽發揚風格,你讓他們怎麽辦?

所以眾人堅決不答應,他們以為婉兒嫌官小,於是又把婉兒再提一級,升為二品昭容。昭容在二品女官裏面僅次於昭儀,而武則天當年是做過昭儀的,為了回避皇帝曾經擔任過的職務,這才封她為昭容。

這已是皇帝和五大臣最大的誠意,再要往上升就只能做皇妃了,婉兒之意本不在此,奈何她與郎君在朝廷裏卻是越陷越深拔足不得,直接坦承她與楊帆的私情?這石破天驚的消息說出來,還不知是禍是福。

無奈之下,婉兒只好答應了皇帝的封賞,不過她也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每日與朝官們一起入宮做事,與宰相們一樣每月在宮中輪值,其他時間要宿在宮外。這個要求倒是正合韋妃和張柬之等大臣們的心意,於是他們慨然應允。

並且,皇帝還慷慨地決定,由朝廷出資為她修建一幢官邸。這是示之以恩,但也明確了她雖官至昭容,卻非皇帝嬪妃。因為有史以來,從沒有哪個皇帝允許他的女人在宮外居住過,內宮都只用太監呢,嬪妃豈能居住宮外。

婉兒這一表態,韋妃和張柬之等人對她都沒了戒心,不但加封她為二品昭容,而且由她專掌詔命,這一來對她的重用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武則天時期,這也是為了宮中的安全,他們清楚武三思現在心懷不滿,而內外勾結正是兵變成功的關鍵,必須要拉攏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