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伏兵終至

老河口是介於鄧州和谷城中間的一座小鎮。鎮西十余裏外有一座木橋,木橋橫架在河上,長約十余丈。水少的時候,河水主要集中在河中心大約三丈左右的寬度,汛期時則會彌漫整個河床。

因為泥沙較多,所以河水比較混濁,雖然靠近兩岸的淺水區並不深,但是混濁的河水看不到河底,瞧著水流浩浩蕩蕩的倒是頗有一副大河氣派,其實早年間流經此地的那條大河早就改了河道。

木橋兩側常有鎮子裏的人來這兒擺攤做生意,賣水的、賣果子的,從過往客人那裏賺點小錢貼補家用。張潮和榮樹就是鎮子上的百姓,常趁農閑時候到橋頭來做點小生意。

張潮常挎兩口大筐,專賣棗子、核桃等幹果。榮樹則賣水,燒開的井水,還泡了止渴生津、消暑生涼的草藥,偶爾還賣點自家母羊產的羊奶,一天下來,對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這天日上三竿的時候,張潮和榮樹兩個人搭著伴,有說有笑地來到橋頭,忽然發現橋頭已經有很多人在做生意了,二人不由一怔,這橋頭除了他們就沒幾個做生意的了,何況這些人瞧著竟然一個也不認識。

二人心中大奇,這附近也就老河口一個鎮子,不可能有外人走幾十裏甚至上百裏的路到這裏來做小買賣,再加上過往行人有限,橋頭做生意的平時也就兩三個人而已,這些突兀冒出的人都是幹什麽的?

眼見那些做生意的人都是些極強壯的大漢,二人不禁有些打怵,遲疑著不敢上前,這時一個三旬左右的婦人,一手挎著籃子,一手牽著個小女孩兒走過來,一邊走還一邊回望著咒罵。

村婦罵人才不講究,什麽難聽惡毒的話都罵得出口,也不在意手裏牽著的女兒聽見。張潮和榮樹一見,認的是常在橋口賣雞蛋的劉家大嫂,連忙迎上前去,榮樹喚道:“劉家大嫂,這橋頭的人是怎麽回事兒?”

張潮年長一些,說道:“是啊,劉家的,你怎麽這麽早就收攤了?”

劉大嫂一看是鎮上熟人,忙迎上來訴苦:“張叔、榮樹兄弟,你們來了啊。橋頭這些人也不知道都是哪兒來的,突然一窩蜂地跑到這兒來做生意,還轟趕咱們,不許咱們在那兒擺攤,你說這事怪不怪?”

張潮一聽,怒道:“還反了他們了,哪兒來的人,敢在咱們老河口的人跟前兒囂張?”

劉大嫂道:“天曉得!聽口音,還都是些外鄉人,賣的東西也是稀奇古怪,什麽針線鞋墊、瓜果蔬菜的都有,居然還有賣活雞的,哪有在這種地方做這樣生意的。”

榮樹一聽是外鄉人,膽氣更足了,怒道:“走!咱們回去,到鎮子裏叫人去,他娘的,外鄉人還欺負到咱們本地人頭上來了。”

“可別介,榮樹兄弟!”

劉大嫂一把抓住了他,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道:“我估摸著,是要出大事了。”

張潮二人一怔,急忙問道:“怎麽說?”

劉大嫂道:“我不小心偷看到他們還帶了兵刃,他們有刀啊!瞧著就不是好路數。不過他們轟我走的時候說了,這橋頭他們就占一天,明兒個就走。依我看,咱們今兒就收了攤算了,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榮樹一聽那些做生意的大漢還帶了兵器,不禁嚇了一跳。張潮年歲大,見識畢竟多一些,一聽就覺察出蹊蹺,趕緊道:“劉家的說得有道理,我看這些人不像做生意的,怕是有什麽事兒,咱們趕緊走,可別惹禍上身。”

三個小生意人一邊說著,一邊加快了腳步,急急向鎮子裏趕去。

……

二十余騎侍衛簇擁著廬陵王的馬車趕到了橋頭。自廬陵王車中嘔吐,被迫停下休整達半天之久後,楊帆就不得不放慢了行進的速度,好在迄今還未見有追兵,楊帆只能自我安慰,認為黃竹嶺上的守軍還沒有發現廬陵王的失蹤。

“剛剛那橋頭賣的頭面好漂亮!”從小困於深山的李裹兒從窗口探出頭來,有些不舍地回望橋頭,雖說是堂堂的皇室閨女,可她就沒見過什麽像樣的首飾,那些粗制劣造的首飾,花花綠綠的在她看來也是很喜歡的。

“頭面?”

正策馬而行的楊帆聽了心中猛地一突。他策馬前行時只想著快點過橋,還真沒注意過橋頭那些賣東西的。這時一聽賣的東西還有首飾頭面,楊帆頓時提高了警覺。

一路過來,最近的村鎮距這裏也有數十裏之遙,這個時代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村子方圓十裏的地方,遠行他鄉的人少,其中女人更少,在這橋頭擺攤賣首飾?哪有這樣做生意的?

楊帆立即一勒馬韁,厲聲喝道:“止步!”

楊帆一聲大喝,沖在前面的幾匹馬立即勒住了韁繩,紛紛回頭望來,楊帆喝道:“不對勁兒,趕緊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