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惜語如金

“馬城?契丹人已數次過馬城而不入,如今怎會打起了馬城的主意?”

李多祚大吃一驚,急忙回身去看墻上的地圖。這張地圖是他向本地縣令詢問之後繪制的一份比較簡易的地圖,只能標注各處城池的大致方位和幾條盡人皆知的山川河流,軍用價值有限,只能比較形象地加強印象而已。

李多祚點了點寫著馬城二字的小圓圈,沉思久久。李多祚現在不但兵少,將也寡,身邊滿打滿算就只他從羽林衛中帶來的兩個郎將以及馬橋,除此之外就只有楊帆了,一共就這麽四員將。

四人中,馬橋和楊帆都是半路出家。

馬橋常年在軍中,是一步步從士卒爬起來的,個人武藝佼佼,行軍布陣還行,這種分析敵情、決策戰略的本事就差得遠了。楊帆在軍中比他能起的作用更差,帶兵不行、行軍不行、布陣不行,打仗也是以個人武勇為主,不大擅長指揮所部發揮集體力量。

至於這種戰略決策,對他而言更非所長,所以兩人很乖覺地站在一邊,扮起了徐庶。

羽林郎將李慕嵐道:“大將軍,馬城不大,物資也少,契丹人以往從這一地區路過,從來沒有打過它的主意,現在契丹人劫掠的物資較多,更沒必要打它的主意,如果強行攻打,對契丹人而言是得不償失,會不會是契丹人途經該地,略作休整,引起馬城縣令恐慌?”

李多祚眉心緊鎖,輕輕搖了搖頭,道:“契丹人的目的,我們現在還不明確。他們有多少兵力,現在也不清楚,僅從現在這些情報,很難判斷他們的真正目的。”

另一位羽林郎將楚逸道:“敵勢不明,我軍虛弱,不宜輕舉妄動。大將軍,我們應該先派出斥候,查探契丹人的情況再做行止。”

李多祚點了點頭道:“斥候是要派的,你速派人去,摸清契丹人的底細,還有,叫本地縣令安排當地向導陪同,對這裏的地理,咱們的斥候也不熟悉。”

楚逸答應一聲,匆匆走了出去。幾個人在帥帳中又議論一番,對於契丹人的企圖依舊不得章法,就在這時,親兵來報,馬城縣令又派了人來。

李多祚叫人把那求援的信使帶進來,看完馬城縣令親筆所寫的求援信,向他問道:“你說那些契丹人帶著大批劫掠來的物資?”

那信使道:“是!契丹人現在駐紮在馬城西南四十裏處的平家坳。當地一個樵夫驚見大批契丹人入山,倉皇逃走時見到的,他說那些契丹人足有數百架大小車輛,車上堆滿糧草和各式財物。”

李慕嵐臉上露出輕松的表情,道:“如此看來,所謂攻打馬城,只是虛驚一場了。契丹人有這麽多的糧草,不可能還想打一小小馬城的主意。馬城倚山而建,易守難攻,偏偏又山城貧瘠,沒什麽可以擄奪的東西,契丹人當志不在此。”

那馬城縣令派來的送信衙吏道:“這位將爺,我們本來也覺得契丹人對馬城沒興趣,可是他們的兵馬已經到了馬城了。他們先是派了遊騎巡弋馬城四周,隨即大軍就趕到了,駐紮在馬城西南兩面的城外,正在制造攻城器械。”

李多祚本也以為是馬城縣令杯弓蛇影,一聽這個消息不禁又皺起了眉頭。

契丹人放過北城倒是可以理解,他們不擅攻城,其目的一向是為了劫掠,而不在於消滅全城力量,所以圍城向來放過一面,巴不得城中守軍不戰而逃,然後進城大肆劫掠一番,如今他們擺出這種架勢,分明是要打馬城的主意了。

可是,契丹人有多少兵馬呢?如果要赴援,那就得打野戰,李多祚如今不但兵微將寡,而且手中的騎兵力量有限,貿然出兵的話,只怕解不了馬城之圍,反把自己的軍隊全部葬送了,如果那樣,莫不如死守千金冶。

馬城信使不斷催促,但是在掌握更準確的情報之前,李多祚自然不會妄動。李多祚吩咐人帶馬城信使先下去休息,一面繼續分析契丹人的作戰意圖,一面等候斥候消息。

半夜時分,斥候終於返回,李多祚聞訊匆匆披衣起床,升帳問訊。楊帆、馬橋、楚逸和李慕嵐就住在帥帳周圍,聽聞消息忙也匆匆趕來。

楊帆沒有把家室追來北方的消息告訴李多祚,阿奴和古竹婷便不好露面,好在兩人回城後又易容改扮,扮回了行義舉的大商賈,還住在他們原來的住處。本城縣令對二人待若上賓,對她們自是殷勤備至。

這斥候兵三十出頭,一副精幹模樣,說話也甚有條理:“大將軍,契丹人果然在攻打馬城。卑職等趕到馬城附近時,他們已經就近利用山中樹木制造了些簡陋的攻城器械,生起大火,夜攻馬城。”

自李多祚以下眾將都是神色一緊。那斥候接著說道:“兄弟們爬上高山,借山下火光觀察,契丹圍西城而不打,集中兵力攻打南城,總兵力約在一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