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峽之後又東峽(第2/3頁)

費沫哈哈大笑,叉腰腆肚地道:“不錯!我們大元帥又打了一個大勝仗,你們朝廷派出的十八萬大軍,被我們的大元帥打得落花流水,就連你們的當朝宰相兼兵部尚書王孝傑,也在這一戰中送了性命!”

楊帆臉色陡變,失聲叫道:“怎麽可能?怎會如此!”

“這有什麽不可能?”費沫見楊帆吃驚,更是得意不已,便把孫萬榮剛剛傳回來的捷報向楊帆說了一遍。

原來,王孝傑率領十八萬周軍進入河北,孫萬榮得訊後情知周軍人多勢眾,而且很難像第一戰時那樣利用他們的驕狂引他們中計,於是馬上收縮兵力,且戰且退,引誘周軍一路向北追擊。

等他們退到黃獐谷附近時,再退就只能退回山裏,憑借層層大山為阻礙,可是孫萬榮不甘心就此退卻,此番回山再想隱瞞李盡忠的死訊已不可能,而他現在的威望還不足以獲得全部族人的擁戴,所以他決心再打一仗。

於是,他再度引軍去攻盧龍,並且故意拖延戰事,讓周軍的求援信使順利抵達王孝傑的中軍大營。同時派人給奚王送信,請奚王佯攻大周諸城,吸引武攸宜的兵力,使他不敢派出軍隊配合王孝傑作戰。

王孝傑收到盧龍的告急文書之後,立即日夜兼程趕往盧龍解圍。這時,他就遇到了一個與曹仁師同樣的問題,是否穿越黃獐谷。

曹仁師就是在這裏中伏大敗,十六萬大軍全軍覆沒的,王孝傑豈肯再蹈他的覆轍,而且他事先派出探馬,也偵知這一帶確有契丹人活動。

可是不走黃獐谷,那就只有繞過群山,這樣的話最快也得十多天才能趕到盧龍。向當地向導詢問之後,王孝傑得知這黃獐谷又叫西峽石谷,而在幾座山頭的另一端還有一條峽谷,叫東峽石谷。

東峽石谷的谷道比西峽石谷短,而且山勢險要,因為一側是懸崖,另一側是插雲的峭壁,所以通過固然不易,別人想伏擊同樣不易。

因為那裏的山峰根本爬不上去,就算有人能爬上去,那陡峭的山壁上也是光禿禿的,既無法攜帶滾木礌石上去,上面也站不了幾個人,這就可以完全排除契丹人在山上埋伏突襲的可能了。

有鑒於此,王孝傑決心從東峽石谷運兵過去,這條山谷有幾段山路非常狹窄,連糧車都不易通過,不過王孝傑此去是為了解盧龍之圍,大不了把糧車棄置於後,只要大軍通過山谷,解了盧龍之圍,自然有糧草補充。

於是,王孝傑指揮大軍佯奔黃獐谷,半路突然拐彎,急行軍趕赴東峽石谷,不想東峽石谷早有契丹兵把守,雙方甫一交戰,王孝傑就知道遇到了契丹人的主力,原來在王孝傑施展“聲東擊西”計之前,孫萬榮也來了一手“明修棧道”。

他知道黃獐谷已經成了周軍的一塊心病,只要故布疑陣,就足以嚇阻周軍,而不走黃獐谷的話,周軍最可能的選擇就只有東峽石谷,他早就把主力從盧龍撤回,陳兵於此了。

這一次,他無法利用地勢在谷中埋伏,也不可能再讓周軍中這樣簡單的誘敵之計,所以他集中了主力部隊,橫在東峽石谷山口,與周軍展開決戰!

雙方一交戰,王孝傑就知道這是對方的主力,從而明白了對方的戰略,於是他親自率領精銳為先鋒,務求將敵主力全殲於此,以免被其逃脫,那時戰事不免又要曠日持久,而這正是女皇最擔心的狀況。

交戰中,孫萬榮令契丹兵佯敗,誘敵深入。王孝傑求勝心切,並未覺察,揮兵不斷跟進,死死咬住,不令他們脫離戰鬥,雙方且戰且進,一直殺到東峽石谷的另一端。

這時候,周軍十八萬大軍排成了一條長龍,龍頭已經到了山谷的另一端谷口,而龍身綿延十余裏,還有一半在山谷另一端谷口外面。

周軍兵力雖然占優,但是因為谷道狹窄,能與敵接戰交鋒的人卻有限,眼看周軍即將攻出谷口,孫萬榮突然下令反擊,不計生死地殺了回來。

王孝傑也不甘示弱,揮軍向前猛沖,這谷中地形不宜排兵布陣,說到不利條件,對雙方都有不利,所以王孝傑並不畏懼,可他哪知,他這邊正在廝殺,後院卻失火了。

原來,孫萬榮考慮到周軍雖有十八萬之眾,但是一旦進入山谷,眾多的兵力根本無法施展,周軍的兵力優勢無法發揮,他根本不需要把六萬大軍都安排在這裏。

因此他在谷口只安排了四萬大軍,另外兩萬兵馬埋伏在黃獐谷,如果周軍真敢從黃獐谷通過,這兩萬大軍依托有利地形也能堅守,而他擺在東峽石谷的四萬大軍也能及時赴援,將周軍攔腰截斷。

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周軍選擇東石峽谷為突破口,那麽埋伏在黃獐谷中的兩萬契丹兵馬也能在這邊交戰正酣的時候及時趕來赴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