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難之境(第2/2頁)

梁爽的第一反應就是楊帆被契丹人俘虜了,可是從契丹士兵對楊帆的態度上來看,又不像是把他當成俘虜,至少敵意不深,這就令人奇怪了。

梁爽倒不至於認為楊帆是契丹人的同黨,因為不管楊帆出於什麽目的想接觸契丹人,他也不至於玩失蹤的把戲,令繼嗣堂為之大亂。梁爽對楊帆此刻所扮演的角色,不禁好奇起來。

當日在長安對付楊帆,包括在曲池江畔、芙蓉橋上刺殺楊帆,梁爽都只負責暗中調查、調度和安排,他並沒有赤膊上陣,所以並不擔心會被楊帆看破身份,心中存了這個疑慮之後,他便想弄清楚楊帆出現在這裏的原因。

費沫恐嚇了一陣,便讓契丹兵押著這些士紳各自回去籌糧,梁爽異常配合,主動把莊園儲藏的糧食都貢獻了出來,其中還包括幾個不易被人察覺的暗窖。

在充分博取了契丹人的好感之後,梁爽旁敲側擊地把楊帆目前的情況打聽了出來,獲悉楊帆確是契丹人的俘虜,但契丹人並沒有處死他的想法之後,梁爽暗暗著急。

他並不認為契丹人能成大事,在他看來,在朝廷大軍打擊之下,契丹人的失敗只是早晚的問題,到時候楊帆難免會獲救。

而且,一旦“繼嗣堂”獲悉楊帆的消息,也一定會全力搭救,相信以“繼嗣堂”的財力,一定會用一個契丹人無法拒絕的條件做成這筆交易。

雖然說,楊帆現在被裹挾在契丹亂軍之中,戰場之上刀槍無眼,他也未必就不會死,可那畢竟只是一種可能。收復安西四鎮、立下不世之功、如今官拜宰相的王孝傑當年兵敗被俘,都被抓進吐蕃王城了,最後還不是吉星高照,平安歸來?

二公子深恨楊帆,可惜卻拿楊帆毫無辦法,如果不能趁他病,要他命,難保他不會逃出生天。

想到這裏,梁爽心急如焚,奈何楊帆在契丹人手中,無形中等於多了一層保護,他根本奈何不了楊帆。思來想去,梁爽只想把這個消息速速報與二公子,由公子定奪。

可是,他又擔心契丹人像往常一樣劫了糧草就走,那時兵荒馬亂的他就無從尋找楊帆下落了。

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次契丹人居然沒有馬上離開,下午的時候,費沫又召集鎮上士紳,要他們騰房給自己的將士入住,看這樣子是要在鎮上住幾天,梁爽心中暗喜,連忙悄悄安排了人,準備趁夜潛出,去涿州向二公子報信。

……

契丹人不是不想迅速轉移,而是走不了了。

契丹人走不了並不是因為武攸宜突然轉了性兒,主動出兵前來圍剿,而是因為他們的“無上可汗”李盡忠病危了。

李盡忠上一次背上中了一支冷箭,雖然及時敷了草藥,包紮了傷口,可是傷並沒有痊愈。他畢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身體康復的速度遠不及壯年人,他的箭傷還沒好利索,就又帶兵出山再度征戰河北了。

在此過程上,他背上箭創迸裂了,這時正是炎熱的夏季,戎馬軍中,到處征戰,箭創又得不到很好的治療,終於釀成了致命的大患。

其實李盡忠也清楚他自己的傷勢,不過,軍中無糧,他這個可汗必須統兵出戰,解決糧食問題。為了避免動搖軍心,再加上他當時正忙於同奚人議盟,所以對自己的傷勢,他一直秘而不宣。

李盡忠強拖病軀征戰四方,身體早已是強弩之末,此番攻打涿鹿城,李盡忠立馬城下親自督戰,烈日炎炎,一個身健健康的老人久了也受不了,何況是他,是以涿鹿城打下來,李盡忠剛進城門,便眼前一黑,墮馬暈迷。

他的傷勢只有極少數幾個人知道,大元帥孫萬榮就是其中之一,一見可汗暈厥,孫萬榮暗自驚慌,連忙救起李盡忠,暫且安置在一個大戶人家,對外只是聲稱可汗中暑暈迷,絲毫不敢透露真相,暗中卻悄悄打聽本城名醫,以便救治。

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能立即轉移,契丹人便占據涿鹿,在此駐紮下來。契丹人在唐軍的優勢兵力面前,最大的長處就是他們的機動性,如今走也走不得,可汗的傷勢又不敢對外公布,孫萬榮不禁陷入了兩難之境。

武攸宜唯一的一支機動力量已經派去盧龍,現在還沒回來,得知涿鹿陷落的消息以後,出兵涿鹿他擔心奚人會從他的背後攻擊,據城自守又有見死不救之嫌,武攸宜登時和孫萬榮做了一對難兄難弟,同樣陷入了兩難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