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身陷敵營的阿基米德(第2/3頁)

太子黨也知道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利用這件事,能夠擴大太子的威望和影響足矣。於是,魏元忠、姚崇等太子派大臣從非暴力不合作轉而全力配合狄仁傑的行動,拉起太子的大旗招兵買馬。

太子黨、廬陵黨、太平黨等李唐皇室的殘余勢力、再加上各大世家豪門的全力配合,使得先前的阻力變成了一股最大的推動力,他們迅速征募了一支大軍,並且籌備了足夠的糧草。

僅僅用了一個太子的名號,便有這麽大的威力,便會受到這麽多人的擁戴?武則天並不清楚那些潛勢力在其中的運作,見此結果只是暗暗心驚,對於把江山傳承於武氏後人的堅定想法慢慢動搖起來。

她不想二世而終,她認為自己作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足以與秦始皇和隋文帝相提並論的偉大帝王。唯其如此,她不想步秦始皇和隋文帝的後塵,如果她選定的繼承人如此不得民心,不要說她的帝國不能傳承,怕是她的墳墓都不得保全,讓她死後都難以安寧。

這件事,動搖了武則天的決心,她開始重新謀劃對於帝國未來格局的設想了。

她親自為狄仁傑餞行,狄仁傑作為武周帝國的新任首席宰相,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西域,會合河隴邊軍,向突厥可汗默啜發起了反攻。

而北路,因為皇帝的讓步,政治目的已達,國內各反武派力量也不可能任由契丹人在北方坐大,從而對朝廷產生更大的危害,所以武攸宜的大軍也終於湊足了人數,開始奔赴河北戰場。

只不過,北路軍中,有大量的囚犯和士庶家奴,這些人打仗或許悍勇,軍紀卻實在太差,偷雞摸狗、冒領軍功、奸汙婦女一類的事情層出不窮,比起契丹人對當地百姓造成的危害,他們也不遑稍讓。

武攸宜率軍到了河北之後,因為先前十六萬大軍全軍覆沒的事情,對契丹戰力極為畏懼,這時又傳出奚王發兵,欲與契丹聯手的消息,因此他采取了保守的對峙策略,他把主力集中在漁陽、幽州一線,北抗奚人,南敵契丹。

契丹人當然不會蠢到主動尋之決戰,他們依舊襲擾四方,只是避過了武攸宜屯紮重兵的所在,雙方就此進入對峙階段,契丹人繼續禍害河北,朝廷兵馬穩如泰山,十余萬大軍屯紮在河北一線,錢糧消耗如流水一般。

契丹人不敢進攻有重兵屯紮的城池,便只能掃蕩一些小村鎮,已經被掃蕩過的村鎮再去了也沒什麽好抄的,漸漸的糧草補給嚴重不足。無奈之下,李盡忠和孫萬榮只得再度打起了盧龍的主意。

盧龍城是一座重要城池,而其周圍又少有其他城池可以駐兵協防,是最好的選擇目標,如能攻克此城,補給問題馬上就能解決。武攸宜不敢坐視這麽重要的城池失守,闖訊後馬上派重兵赴援。

契丹人攻盧龍不克,朝廷援軍又已趕到,他們便重施故伎,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日夜兼程,奔襲檀州。不過,這種把戲他們已經玩過一次了,周軍豈會上當,檀州城高墻厚,只要早有防備,憑契丹人的騎兵想要攻下來根本是癡心妄想。

契丹人無奈,又因缺少糧草不能馬上逃回山中,只得在附近轉悠起來。如今被他們攻克的是媯州以及周邊村鎮,媯州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涿鹿。

這個地方在周軍駐守的各個城池中間,一直以來,契丹人擔心進攻此處會被周軍包圍,所以不敢輕犯,不過他們一來是急需糧草補充,二來經過這麽一段時間的對峙,他們也清楚了武攸宜的戰略,料定武攸宜不敢主動出戰,因此才大膽地對涿鹿發動了攻擊。

涿鹿城本有周軍一部約三千人據城堅守,城中還有退守此處的團練兵約兩千人,雖然城墻不高,要攻下來傷亡也不小,因此一開始契丹人想利用被俘的周軍將領作肉盾,輕松取下涿鹿。

不料他們把被俘的周軍將領們押到了城前,城內周軍居然亂箭齊發,把用來當肉盾的周軍將領都一起射殺了,俘將和押著俘將攻城的契丹人登時被射成了一只只刺猬。

楊帆也是肉盾,幸虧他眼疾手快,周軍那邊剛剛揚弓搭箭,他就見勢不妙順勢躺倒,滾向旁邊一個稍有起伏的土丘,同時把費沫也一腳給踹趴下了。最終只有這兩人幸免於難,連滾帶爬地逃了下來。

早在朝廷拒絕議和的時候,張玄遇和麻仁節兩位主將就被李盡忠梟首泄憤了,若非孫萬榮及時阻攔,說這些降將還有用處,其他十幾位俘將也都死了。

孫萬榮當時打的主意就是想用這些俘將做肉盾,可他完全想錯了。唐人沒有因人質而妥協的傳統,如果有人挾持人質,官府向來是毫不在意人質死活,寧可一起果斷擊殺,也決不向罪犯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