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獻美人兒(第2/2頁)

武則天雖然性格強直,霸道無雙,卻也並非心無敬畏。她信輪回、敬佛教。當初她登基時就曾力邀六祖慧能參加她的登基大典,慧能禪師沒有來,他的師兄神秀禪師雖然來了,也在大典之後謝絕了武則天的挽留,回到了當陽玉泉寺。

慧能之所以不來,神秀之所以離去,都是因為武則天以女子之身而成皇帝,這是曠古未有之事,其中蘊含著極大的風險。雖然武則天崇信佛教,這對自李唐以來一直被道教壓了一頭的佛教來說是極好的弘揚佛法的機會,可是他們擔心佛教一旦成為女皇政爭的武器,女皇失敗的話會給佛教帶來沉重打擊,因此不願涉入過深。

武承嗣琢磨,如今天下已定,女皇的江山坐的穩穩的,想必這兩位佛教大德會回心轉意,只要能把他們之一請來洛陽居住,女皇日日禮佛,請教佛法,自然不會忘了這是他的功勞,於是馬上籌措起來。

境界啊,武承嗣和武三思這兩個做侄兒的,爭先恐後地拍姑母馬屁的手段,是刑部司裏那位最擅長拍馬屁的馮西輝拍馬都趕不上的。

為了把皇儲爭到手,武承嗣對女皇的精神生活無比關心,在“名望”和“信仰”上大做文章,武三思建“天樞”同樣是為女皇歌功頌德,不過建三陽宮、興泰宮卻是為了讓女皇能擁有安逸享受的晚年生活。

為了不讓他們把皇儲爭到手,太平公主也是煞費苦心。武則天那兩個侄子一個獻名望,一個獻宅子,太平公主就只剩下一個手段可用了:獻美人兒!

……

積善坊是洛陽城裏距皇宮最近的一個坊,與皇宮隔著洛水相望。這裏不但緊靠著洛水,風景秀麗,而且緊鄰著皇宮內苑,所以是洛陽的富豪和官員們最佳的居所選擇之地。

七夕那天,太平公主和楊帆在定鼎大街上所看到的那三個姿色殊麗尤勝女子的殘忍美食家就住在積善坊。

那三個少年按照年紀,分別叫張易之,張昌宗,張昌儀。在張家兄弟排行裏,張易之行五,張昌宗行六,張昌儀行七,他們都是唐初宰相張行成的孫子,宰相後人,自然是世家子弟。

如今張易之已年滿二十,靠祖輩的功績,蔭補為尚乘奉禦,這個官並沒有實職,只是一個領俸祿的散官。張昌宗和張昌儀是他的堂兄弟,因為還不到二十歲,所以目前還沒有官做。

宰相張行成當年也是風雲一時的大人物,不過傳到他孫子輩兒卻已有些沒落了。這一代的張氏子孫並沒有什麽有實權的人物,張氏兄弟平時來往結交的雖然也有許多世家子弟,但是在高官如雲的積善坊裏,他們家遠遠談不上顯赫。

太平公主在打聽到他們的身份來歷之後,心中頗有些為難。

當日在看到這三兄弟,尤其是張昌宗殊麗尤勝蛾眉的美色之後,太平公主就動了心思。眼下太子之位行將不保,她那位太子哥哥卻無計可施,剩下那麽一點兒心眼,全用在保命上了。

房州那位王兄李顯更加無能,只要聽說皇帝派使節進入房州,生怕是母親派去殺他的人,擔心臨死還要受到虐待,馬上尋死妥活地要上吊。李唐宗室最後的一點薪火即將滅亡,兩個哥哥卻指望不上,她一個女兒家,卻只能把這件事挑起來。

她雖對眼下局勢憂心如焚,但是在她那位強勢霸道的母親面前,卻也無計可施。直到看到張昌宗這個妖孽,她才想到一個主意:如果能把這張昌宗引為臂助,把他獻給母皇,能否對母皇產生影響呢?

她是女兒,卻要為母親選面首,心中難免不堪,可是武則天早就有了薛懷義和沈太醫這兩個面首,還差一個張昌宗麽?太平公主如今循正常途徑已無法讓李唐最後的血脈有條活路,在江山社稷和香火傳承面前,這點小節又算什麽。

可是在打聽清楚這個人的身份之後,太平公主覺得自己的計劃施行起來有些困難。張昌宗是名門之後,錦衣玉食,生活無憂,再加上容顏俏美,風華正茂,叫他去侍奉一位雞皮鶴發的老婦人,他願意麽?

當然,巴結女皇,能得到無上的權勢和富貴,有些男人是不會在乎她的年紀的。比如那位詩名極盛的大才子宋之問,就曾主動向女皇示意願意充為面首。可惜他雖風度翩翩,才華出眾,卻有個口臭的毛病,為女皇所惡。

這張昌宗會為了得到權勢,以少男之身侍奉女皇麽?即便他貪圖權勢,願意侍奉女皇,可是他願意為已經沒落了的李唐效力,與武氏為敵麽?

千金公主當初獻薛懷義於武則天,薛懷義得勢之後,卻馬上擺脫了千金公主,千金公主根本指使不動他,前車之鑒,不可不防啊。

想到這裏,太平公主沒有貿然行事,她要先確保這個人能為她所用。經過一番調查,她發現與張氏大宅毗鄰的幾戶人家中,有一戶人家乃是會稽郡王武攸望,於是計上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