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5/8頁)

成綺韻對未來的擔憂不知道會不會有出現的那一天,但自己請封邊塞、適當的保持距離,就是保持這種親密感情,避免出現那一天的一種努力。現在這種努力已經實現了。

懷裏的孩子已經閉上了雙眼,發出了平靜的呼吸,楊淩還沉浸在自己的回憶思緒之中。

君臣坦誠相見,互吐心聲,他的擔心一直放在百官會不會進讒言、皇上會不會有猜忌,而對融合遊牧部族攜手發展充滿信心。多少心懷大志的能臣幹將,就因為後院不穩壯志未酬啊,雖然寬慰了皇帝一番,可他豈能真的放下心事?

正德到底還是聽出了他的擔心不在外而在內,於是苦心思索,幫助他定下了這樁苦肉計。試想一個皇帝本來要賜封齊魯大地兼占遼東於他的人,對此卻拒而不受,因此惹惱了皇帝被貶封塞北,勒令他開疆拓土立功贖罪的王爺,誰還會懷疑他懷有野心而予以掣肘呢?

三人成虎啊,風言風語聽多了,總是會傷感情的。提前堵住了百官的嘴,打消他們的疑慮,而且通過一出戲把他們的雄心壯志都勾出來,讓他們也一改舊習,積極投身到內強外擴的霸業中去,誰還會對他們的標兵榜樣說三道四?那不是斷了自己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機會?

相對於楊淩對朝中的擔心,皇帝擔心的塞外,擔心的是這位不帶輜重、只要奴兒子都司的民團武裝,沒有封地,封地還在等著他去征服的王爺能否在與朵顏部落和白衣軍的同盟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

直到楊淩忐忑不安地說出與崔鶯兒和銀琦的關系,怔忡良久的正德皇帝才握著他的手使勁搖了搖,滿臉復雜卻一言未發,直把楊淩弄的莫名其妙。

嗯,真的是莫名其妙,楊淩直到現在還在百思不解,莫非皇上以為她們兩人一個是殺人不眨眼的馬賊、一個是茹毛飲血的蠻人,粗鄙不堪?

莫名其妙,真是莫名其妙……

※※※

大明京師的第一場雪還沒有化,文武百官的雪片奏折就重現江湖了。

內閣、六部、六科、十三道,為楊淩求懇恕罪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飛向豹房,飛向皇宮,飛向金鑾殿,簡直讓人避無可避。

拿矯作勢的正德皇帝在批退、留中不發兩日之後,與朝臣們一番懇談,重新展望了一番自己畢生的遠大抱負,責斥了楊淩的不體上意、疑忌聖躬之罪,這才勉為其難地宣布楊淩改封西伯利亞王,封地設在黑龍江流域、大興安嶺之間。

這一來整個奴兒子都司一分為二,一半的衛所和移民劃進了楊淩的封地。奴兒子都司都指揮使是當年投降大明的北元將領,是一個較大的蒙人部落頭領,而且是世襲都指揮使,其實與王侯無異,這一來不但領地少了一半,而且還得受到楊淩這個王爺轄制。

聊可堪慰的是,皇上大概是出於補償的心理,給了他極大的自治自主之權,而且五年之內,他的領地只需向朝廷繳納五只海冬青、二十顆東珠、一百領狐裘的稅賦。

同時,由於那裏異族眾多、勢力錯綜,而極北之地距離京師山高水遠,交通不便,允許他因時因地發動對外進攻、防禦、結盟的權利,並可對奴兒幹和遼東兵先調兵奏。

不過……據說西伯利亞這個古怪的名字是因為那兒再往北,就是當年蘇武牧羊的極寒之地就叫這個名字,可憐一雪大明土木堡之恥、開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的楊淩,卻被發配到這種不毛之地,去率領一批蠻人、墮民、移民白手起家建立王國,人家也是王,他也是王,做王爺做到這份兒上,實在叫人一掬同情之淚,可憐啊!

天下人都在可憐本該好好當他的武威王,本該在濟南大明湖畔擁美品茶享清福的這位什麽什麽慘兮兮西伯利亞王,孰不知最可憐的卻是又為他背了一回黑鍋的正德皇上。不過背黑鍋我來、打江山你去的正德皇帝不在乎,他是皇上,黑鍋背的誰敢把他怎麽樣?不知真相的太後和三位公主那兒還有幾口黑鍋等著他來背呢,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正德的詔書上有一件不引人注目的事,那就是楊淩有封地而無王宮,王爺就藩本該令司禮監和工部督造一座王宮,然後藩王才能啟程。而現在卻壓根沒提赦建王府之事,就宣布楊淩很快就會返回塞外主持朵顏移駐建城之事。

這樣的話,京師西郊那幢王府就還是正宗的王府,楊淩在他的封地自己所建的只能叫別宮,這其中可玩味之處就太多了,一些有心的朝臣注意到了這件事,隱隱覺得恐怕這位西呀西伯王不會就這麽失了聖心,也不會就這麽貶到塞外再不還京。

正德皇上把楊淩宣上金殿,“余怒未息”地訓斥一番,宣布了任命,隨即……賜下一幅畫,一幅皇上親手所繪的畫。這件事再次成為滿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極度好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