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唇槍暗箭(第6/8頁)

這個怪圈,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又能保證那些枉死的功臣真的沒有過自己當皇帝的野心呢?國有少主,而統兵大將是開國元勛,結果取而代之的例子,古往今來太多太多了。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楊淩相信以史為鑒,這些血淋淋的現實能能夠打動這些人的心,在他們心裏破開一道裂痕。這些事娓娓道來,不但通曉文史的趙燧三兄弟心生警戒,對劉六楊虎等人從此再不能完全信任,就是封雷那幾個腦袋缺根弦的死忠大將也得犯核計,如今只好另尋說辭。不過雖然話收的早,看那模樣,趙氏三兄弟,顯然已經聽懂了,目的也算達成了一半。

楊淩籲了口氣道:“幾位少安毋躁,楊某此來誠心招安,分析利害,也是希望你們能夠好好思考,如能一團和氣,那是最好。如果你們仍然決定刀兵相見,話已說盡,咱們也心中無憾了。再說知彼……”

※※※

橋上唇槍舌劍,林中冷箭暗戰。橋上僵持著,林中的小楚和金眼雕也在僵持著。金眼雕是一個有耐心的獵人,遠比很有耐心殺人的小楚更具耐心,艷陽下,他靜靜地單膝跪倒在巖石上,眯著眼睛一動不動。

他曾經在大雪的冬天,在一棵樹下舉箭耐心等候了近兩個時辰,等到那只狡猾的雪狐出現,一箭將它雙耳射個對穿,保持了整張雪狐皮的完整,賣了個大價錢。現在,他就是把對面樹上的小楚當成了一只狡猾的雪狐了,他在靜靜地等待著獵食。

也許他只是一個卑微的小人物,可是一箭在手,又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他就不怕任何一個高手,任何一個人,在他得意的領域,都可以睥睨笑傲,我自稱雄。小楚雖在林蔭遮蔽下,卻遠比對方緊張,他狩獵的經驗和耐心以及他的箭技比起對方都差的太遠。

手上不停地在出汗,他終於明智的決定退出這場角逐了。腳下緩緩地向後移動著,一寸寸地移動著,雙眼緊緊盯著對面,對往後就要靠近樹幹了,同時上邊也沒有林蔭遮蔽,要完全暴露在對方的視線之中了。

只要騰身躍起,繞到巨大的古樹背面,就能借助樹幹的掩護,和另一側不探斷出的橫幹逃下去。他深吸一口氣,猛地動了,團身一彈,倒縱向樹幹,半空中一個完美的轉身,單掌伸出,在樹幹上一探一滑,只要繞過去,那就安全了。

青色人影如同一縷輕煙,只是一閃,對面金眼雕便從石化狀態驟然復活了,開弓、離弦,錚然一聲,箭似流星一閃。

小楚的身子貼著粗大的樹幹剛剛滑出一尺,一枝雕翎暴烈著空氣已經掠至,那種速度就是在平地上也令人難以閃避,何況他是在空中。一個練了十三太保橫練功夫的人,在萬箭攢射下也撐不過一盞茶,輕功再好也快不過離弦箭。

“噗!”箭自左肋刺入,穿透心臟,自胸前釘入古樹樹幹,小楚身子一震,飛掠的身形一僵,然後緩緩垂了下來,他的身子就像那古樹的一部分,永遠地釘在了那裏。

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哪怕偶爾有采藥人從樹下經過。籍籍無名的小楚永遠消失了。

許多年後,這棵樹很湊巧的被雷火擊斷墜下谷去。很巧的,它被人撿去做木工藝品。電鋸一過,很巧的從木頭裏崩出一個鐵箭頭,射中了那個無良老板的咽喉,掛了。

那個倒黴的木匠被關起來審查一陣趕走了,他的小學徒就此改了行,以“做夢都想當老板”為筆名,以鐵箭頭的事寫了本有關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的驚悚小說,在一個最大的中文網站上發表,蟬聯月票榜冠軍足足一年。

關於鐵箭頭的來歷,書中提到了張果老、呂洞賓這樣的神話人物,也提到了唐玄宗派到黃河古渡口鑄造鎮河鐵牛、鐵人的大將軍,當然也提到了宋代的楊繼業,《西廂記》裏兵圍普救寺的孫飛虎,還有大明朝的楊淩,小楚還是沒人知道。

歷史,不是由小人物書寫的。

金眼雕一箭射中,重又半側著身躺倒在石上,長長地出了口氣。他已經射了三箭了,第三箭拉弦前又凝神屏氣等待良久,精神氣力耗損太大,他必須得歇歇。

他看過了橋面,趙元帥站的位置已經讓出了一線空隙,他只要再喘幾口氣,讓肌肉繃緊、微微發顫的手臂放松下來,就可以射出致命的一箭了。橋上那個楊淩比林中那個刺客更危險,一定得死掉。

“再喘兩口氣就好。”金眼雕想著,吸氣、吐氣……

天空悠悠,浩渺萬裏,藍的想讓人投進去,輕柔的白雲,一縷樓如霧如紗,視線一角,是山體斜探出來的一條枝幹,把那一天的靜謐幽深搖的生動起來。

“不能等太久,就算他們談判還得需時良久,有的是大把機會,可是再過一陣兒,太陽光的角度對自己就太不利了,”金眼雕活動活動手,一把攥緊了他的鐵胎弓,然後探頭望了一眼:“很好,這角度仍然很不錯,百分百一箭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