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帷幄(第3/6頁)

其實當時無論政治體制還是經濟體制,甚至包括後來被人詬病較多的科舉選才制度,當時較之西方都是相當成熟和先進的,不過東方唯名、西方唯利的價值觀念相比較,無疑是西方比較務實的,民主制度方面西方比東方也要先進一些。

楊淩只是讓兩人隨便看看,給些意見,想不到兩人如此認真,他既感動,又覺得好笑,楊淩想了想,對成綺韻道:“嗯,我明白了。好,咱們先說吏治,你來說說看,你們的分岐主要集中在哪兒?”

阿德妮搶著道:“我認為選賢任能,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當務之急是裁減冗員,選拔人才。選賢任能應不問出身、資歷,大力提拔年青的官員,他們視野開闊、敢於創新、精力充沛,地方上年過五十的人就只能授以雜官,不得為州縣之長,獎掖優秀,懲治貪惰,務求恪盡職守。”

楊淩搓著下巴,沉吟半晌道:“嗯,話是這麽說,不過具體施行起來,如何掌握這個尺度?誰去判定哪個年輕人是優秀的?誰又不是不合格的?而且五十以上即不得為正堂主官,勢必要影響現在很多的地方官員,引起他們的抵制,而年近五旬的官員,很多也會不安心於政事,而專事投機鉆營,為個人牟利,這些問題怎麽解決呢?”

阿德妮臉蛋一紅,楊淩笑了笑,安慰道:“如果身居上位者清廉賢明,然後主管一府一道,這樣的整頓法子,他是可以去用的,放在這樣龐大的一個國家,通訊、消息又極其遲鈍,那是不適宜的。阿德妮是依據你們國家的情形想出的辦法,而你們國家不過相當於這裏的一府一道,局限於此,怨不得你。”

阿德妮雖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女,對這個東方古國的了解,對它數千年形成的官場和文化底蘊的了解,自然不及成綺韻,所以所倡不免有些脫離實際。成綺韻聽出他是不忍讓阿德妮難堪,不禁抿嘴一笑。

楊淩瞪了她一眼,問道:“那麽你說說,你有什麽高見?”

成綺韻微笑道:“我以為,政策推行,是自上而下的,要整頓吏治,就得以法治為理政核心,加強朝廷的控制權力,才能保障新法的推行。具體做法,大人已經鋪好了路子,實行起來也簡單。都察院、翰林院,十三道禦使的言官們,不是剛剛被整肅過嗎?現在保留下來的官員和新提拔上來的人,無論是品性還是能力都相當不錯。大人應該先加強科道力量,以六科給事中制六部,以內閣制六科,層層控制、層層考核,賞罰分明、明確責任,以提高各部各司執行政令的力度。”

楊淩暗暗點頭:“目前這種大一統的封建社會,要想成功改革,只有自上而下,做到事權歸一,如果不加強朝廷對各級機構的控制力,改革就是一紙空文。上邊費盡心機制定的政策,拿到下邊登記歸档了事,根本得不到貫徹實施。

所以加強中央集權是必要的。其實集權也罷,分權以罷,都有一個適合它的時代背景,在目前這種政治、經濟、文化基礎上、在目前的科技水平、訊息能力下,要是想搞分權、搞民主,那純粹是腦袋讓驢踢了,空想主義拿來實施不搞得天下大亂才怪。

當然,這個集權也是有區別的,如果大權全部上升到皇帝手中,皇帝是明君時,那就真的是日理萬機了,能把他累死,如果他是個昏君,那就天下人人糟殃。

成綺韻的提議實際上是加強內閣施政能力,而這種能力,又置於監察系統的監督之下,這樣一來,內閣不是一人之在下,官員們的政績和個人品性又受到較強的控制,的確是提高官僚隊伍效率的好辦法。

最最重要的是,這恰恰符合李東陽所說的權力的論述,不管什麽樣的改革,肯定要有一部分的權益受到損害,問題的關鍵是你能不能爭取到另一部分官僚的支持。按照這種論述,內閣權力加強了,科道權力加強了,那麽自己首先就把大明的內閣和整個監察系統爭取了過來,成為自己改革堅定不移的支持者。”

楊慎在赴奴兒幹前,曾向他提過類似的見解,現在和成綺韻所言不謀而後,楊淩不由連聲贊許,他和成綺韻又詳細討論了幾點,關於科道官對官員的考核方法,諸如稅賦征收、離任審計、政績考核的任免制度。

這些論述中,一些條款恰恰是當初劉瑾搞過的,只不過劉瑾這麽幹完全是為了整人,借人事考核為自己摟財,結果好好的經愣是讓他念歪了,如今舊事重提,想起劉瑾,楊淩不禁感慨萬千,同時也為自己提了醒:以入世之態度做事,以出世之態度做人。

這份權力自己不能要,也決不能交給哪一個私人。這份權力的施行,必須真的放下去,放到六科十三道手中,那麽多的科道官,他們之間能夠彼此制約,防止有人權力集中幹的太離譜,何況上邊還有互相牽制的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