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滿京城

百官為求一跪,鬧得君臣失和,國家大事都陷於停頓。而性情日漸成熟沉穩的朱厚照再一次顯示出了他的犟驢脾氣:我不認為自己錯的,天塌下來也休想我認輸。

其實低級官僚這麽折騰,他們的上司、領袖,這些高級官員並非不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和派系勢力進行阻止,只不過讓這些小弟出頭,本來就是高級官員慣用的手法,這樣才能及時根據風向調整自己的戰略,從過早暴露自己的目的,才能進退自如。

現如今此事已告一段落,朝廷重心也放在了即將開始的科道整頓上,而鬧事的本來就是以科道官為主,這一來頗有點玩火自焚的感覺,大家都安分下來,開始準備應付整肅,自然就沒人鬧事了。

劉瑾和張彩、劉宇等人緊急磋商了一番,現在楊淩是攻,他們是守,陣地就是科道,彈藥就是科道官們是否有把柄,所以他們也趁這機會開始加緊張羅,叫手下的科道官們小心戒備,千萬不要有什麽把柄落在楊淩手中。

然而,楊淩作戰,一向講究欲做籌謀、胸有成竹了才公開宣戰,查證官員的事情早已緊鑼密鼓地展開了,因為一開始的大意,輕視了下野之後楊淩的能量,劉瑾的亡羊補牢之舉有多少用處,殊未可料。

目下第一件事自然是先安葬太皇太後,出葬時用辒辌車載奉靈柩,周圍陳列著鑾輅、九旒、黃屋、左纛、羽葆、鼓吹、班劍、虎賁等各種儀仗,送喪的人數多達上萬,公卿百官與嬪禦六宮都排班執引,素服舉哀,排隊跟在靈柩後面。

靈車所過之處,皆設有路祭,皇親駙馬、公侯伯卿、文武大臣及命婦各設祭壇。楊淩的夫人們也全身縞素,設壇拜祭。憲宗純皇帝朱見深葬於昌平茂陵,大明帝後是要合葬的,所以皇帝要帶領親信百官送靈至昌平。

禦林軍、禦馬監等負責皇宮警衛的禁衛軍護侍,皇親國戚、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再加上外國駐節使臣,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綿延三十裏,一路哀鐘不絕,直趨昌平。

下葬、掩擴、迎靈轎至享堂,在陵墓前的葬禮廣場再舉行最後的追悼儀式。正德皇帝在司禮監和禮部官員的指引下,在靈前哭拜、磕頭,然後焚香禱告,至此葬禮才算結束。

正德還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一路上扮孝子賢孫還挺像那麽回事,結果喪禮辦完就故態復萌,聽劉瑾說昌平有銀山塔林、溝崖、虎峪、白虎澗、碓臼峪等風景名勝,馬上就興沖沖地去找楊淩,要帶著這幾位親信微服去訪遊一番。

楊淩滿腦門都是事,正緊著張羅呢,見皇上突然跑來找他,不知道有什麽要緊大事,結果一聽這個吃虧沒夠的惹禍精又出妖蛾子,鼻子都快氣歪了,也顧不得君臣大禮,瞪了他一眼愣是沒吱聲兒。

正德皇上一見楊淩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連忙灰溜溜地逃走了,半道上又碰上永淳和湘兒,二人聽了氣憤不已,追在屁股後邊直到他的行宮。

永淳可不管他是不是君,叉著小蠻腰指著大哥的鼻子好一通數落,朱湘兒不敢罵他,卻不在乎劉瑾,杏眼圓睜地罵劉瑾也臭罵了一通,這下正德算是安分了,老老實實按照禮部安排的行程,料理完全部喪禮過程,然後擺駕回京,總算沒弄出一件百官再次發瘋的大事來。

※※※

直接對皇帝負責,無須經過通政司、司禮監上奏的“皇家廉政公署”成立了。它的名字就叫“皇家廉政公署”,楊淩取這個名字,一則是想不出什麽更氣派威風的名字,二則是他知道正德的脾氣,帶上皇家二字,會讓正德產生一種親近感,把它視為自己的力量,就像他收了外四家軍總兵官為門生,於是對這支部隊就特別親近照顧一樣。

這個衙門權力雖重,卻不是常設機構,只有在皇帝認為有需要查考時才臨時成立,而且也沒有任何薪水、俸祿,全是從皇親國戚、勛臣功卿中抽調的人馬,所以連個辦公地點也沒有。

正好諸王館現在閑著沒用,楊淩為永福公主擇選駙馬時見那裏寬敞空閑,便請旨把這裏當成了臨時辦公地點,並認真挑選了一批王侯世家,要他們派人參與查考。楊淩挑選這些人並不考慮他們的辦事能力,實際上每個王侯世家都是子孫眾多,他也不能硬性指定派誰來,他考慮的是這一家的社會關系、人脈勢力,要的就是世家這塊招牌。

真正查證科道官員的,全是楊淩手下精幹的情報人員,也就是柳、楊兩位千戶一直精心培訓的那些內廠精幹特務,這些人原本就遊離附屬於內廠設立於各地的衙門,一個明一個暗,互相配合,不過這些人的花名冊都是單獨設立的,是內廠真正的精英。

內廠一交出,這支力量立即脫離出來,他們負責的本來就是暗中查證,然後交給公開設立的內廠機構抓人、調查,所以沒有了內廠這個公開的旗號,並不影響他們的行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