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身幹凈(第3/4頁)

“準奏,眾卿還有何事奏來?”正德心裏也犯核計了,百官這是怎麽了?昨天吵得那麽兇,今天提都不提,不會是朕……昨天做了個夢吧?

他正想著,楊淩跨前一步,抱笏施禮:“啟稟皇上,微臣有本啟稟。”

“講。”正德欣欣然地坐直了身子,他那性子,實在不是打啞謎的材料,如果今天這事兒真就誰也不提了,他指不定心裏多難受呢。

“臣奉命巡視天下,代皇上考察地方軍政民情,自北而南,自東而西,諸府道經略多有所聞,臣正詳細整理,以便呈交我皇覆命。臣在四川時,還發現一位人物,此人年紀輕輕,滿腹才華,文韜武略,堪稱人傑,被譽為巴蜀第一奇才。我皇新繼大統,萬象更新,正是用人之際,如此人才,焉能棄之於野,臣與李東陽大學、焦芳大學士、禮部尚書王華、兵部尚書劉宇聯袂舉薦,恭請我皇萬歲破格提拔使用。”

正德皇帝為之動容:“能讓楊淩如此贊譽的……他好像還沒誇過人,這是頭一個吧,什麽人才這麽了得?”

正德急忙追問,楊淩昂然答道:“此人姓楊名慎,四川新都人氏,所學博雜無比,可為棟梁之材。”

“楊慎?四川新都人氏?”群臣中還有人記得這個十三歲進京時,以詩文名噪京師,被李東陽收為門下弟子,卻以小友尊之的京都第一神童,不由失聲道:“楊慎?楊大學士之子?”

“正是。”楊淩接口道:“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此子大才,可堪大用,故此臣雖與其父同朝為官,亦不避嫌疑,為之舉薦。”

李東陽撚須道:“楊慎確是一位才子,可為朝廷所用。”

焦芳、王華等人齊齊一揖,說道:“臣等同薦。”

正德想了想道:“好,既然眾位愛卿舉薦,這個楊慎的才學一定是不凡的,那就以薦科入朝,朕親書特旨便是。不過……授予什麽官職合適呢?”

楊淩道:“楊慎年方十七,才學、見識出眾,但是尚無從政經驗,不可貿然使之,可擇一職令其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六部軍政咨文,三年兩載之後,便是一位能臣幹吏,可為我皇肱股。”

焦芳立即道:“既如此,老臣以為,可令楊慎任吏部都給事中,正七品之官。”

張彩已經被楊淩繞暈了,這一早在幹什麽呀?先是楊一清進京,楊廷和跟他不和,誰不知道呀,這麽做楊廷和能給你好臉色才怪。緊跟著外放嚴嵩去杭州,一個小小的五品知府……現在又舉薦楊廷和的兒子當官,這是什麽意思?以此求得楊廷和的諒解麽?不過走薦科入朝,管他是否閑職,怎麽也得先給個五品吧,這才七品……吏科?!

張彩想到這裏心裏一緊,只聽皇上說道:“既然眾卿沒有意見,那麽便下旨,楊慎入朝,任吏科都給事中之職。以後政績卓越再予升賞。”

張彩張了張嘴,卻只咽了口唾沫。時機稍縱即逝,又失了一局。任吏科都給事中,這是給自己脖子上套了一個大枷呀。給事中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禦史互為補充。

另負責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冊封宗室、諸藩或告諭外國時,充正、副使;受理冤訟等。品卑而權重。

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受理冤訟,這權力還小麽?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在這職位上混久了,那也是門生故舊遍天下呀。

最最主要的是,他任的是吏科都給事中,自己以後還能肆無忌憚地升降官員麽?只要他坐在這個位置上,自己做事就別想痛快了,張彩悔恨交集,憤然上前一步,大聲說道:“皇上,臣也有本奏,蜀中前幾日誤報楊淩楊大人死訊,皇上因功追封楊大人為威國公,並賜謚號文成武德,現楊大人吉人天相,得返京師,這謚號自應收回,但皇上是因追功加封楊大人為威國功。何謂追功?乃是楊大人所立功績當得此爵,但尚未及封賞,所以楊大人生還與否,並不影響皇上對他的恩賞,皇上九五至尊,金口玉言,豈有出爾反爾,收回成命的道理,這樣做豈不令天下人恥笑,說我大明朝廷封國公,只有死人封得,活人封不得,以後臣子們還有誰會立此雄心,效仿楊大人立此不世之功?”

張彩說完,後邊呼啦跪倒一片,齊聲說道:“皇上下詔,非同兒戲,臣等以為,楊淩當封威國公!”

楊廷和袖子一拂,正要上前爭辯,忽覺衣襟一緊,扭頭一看,只見李東陽若無其事,右手卻緊緊地拽住他的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