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馬西來(第5/8頁)

“是呀李大人,我的衙門裏,公文堆的一人高,總在這兒耗著也不是辦法呀,大學士是不是去把皇上勸回來?”

李東陽無奈,與焦芳、楊廷和低聲計議幾句,然後便招手喚過一個小黃門,讓他馬上去促請皇帝臨朝,或者接見三位大學士。

小黃門得信兒,一溜煙兒奔後宮去了。

劉瑾在司禮監聽說早朝有人投匿名書,惹得皇上大怒,現在在乾清宮生悶氣呢,連忙也一溜煙兒趕來了,和那個小黃門正在乾清宮門口遇見,他問明了情況,讓那小黃門先站到一邊,自己趕進宮去見正德。

一進了門兒,恰瞧見正德正和永淳公主在說話,只聽永淳公主道:“皇兄住在豹園,整日裏也不回宮一趟,太皇主後的病時好時壞,太醫診治總也不見好,這幾天姐姐也是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平素最喜歡吃的東西現在也沒胃口,皇兄也不知道過問一下。”

劉瑾趁她說完了,趕緊插了句嘴:“老奴見過皇上、見過永淳公主殿下。”

永淳沒理他,正德也沒理他,正德道:“怎麽,禦妹生病了麽?”

“應該是吧,這都三天了,原本還好好的,忽然就不愛說話了,用膳也沒胃口,召了太醫,只說天氣轉涼,著了風寒,以至寒氣內侵,食欲不振,開了藥讓姐姐調理,卻也不管用。”

正德年歲漸長,對妹妹也更加關愛,一聽頓時上了心,便起身道:“這些廢物太醫,太皇太後年歲大了,調理起來不易治好也罷了,怎麽連禦妹受了小小風寒都治不好了?走,帶朕去看看。”

他看了劉瑾一眼,想起桌上丟著的匿名信,便憤憤地道:“劉瑾,你掌管著兩廠一衛,現在朕下旨意給你,去給朕查個清楚,把這匿名上書的人給朕抓起來,廷杖三十。哼!言者無罪,沒有一個明君容不得臣子進諫,現在卻有人藏頭露尾用匿名的方式在金殿上棄書上奏,真是豈有此理。匿名‘密柬’之風一開,以後群臣互相攻訐、勾心鬥角,結黨亂政,朝廷就要毀了。尤其是信中捕風捉影,毫無根據,其中還有涉及你的內容,自己看看,一定要把這個人給朕揪出來!”

劉瑾趕來,正為著密諫的事情。劉瑾最善揣磨他人心理,知道怎麽討皇上歡心,皇上討厭什麽,那就跟著討厭什麽,皇上覺著群臣不理他,那咱家理解他,皇上還能不覺得咱家可親可近,是個知已的臣子麽?

所以他想打聽明白皇上為了什麽事兒生氣,以便表示理解,拉近關系,與皇帝共討之。總之,和皇上站在同一戰壕,那是肯定不會站錯隊伍的。

再者說,現在六部九卿的公文都得他先過目,然後才能拿回去處理,這什麽人長了副老虎膽子,居然敢沒先讓他看就去投匿名信,這不是隔著鍋台上炕啊?都學他那朝廷還有規矩麽?

如今一聽密柬還牽涉到他,劉瑾嚇了一跳,當著永淳公主的面他也不敢多問,當下唯唯諾諾地送走了皇帝,劉瑾趕緊撲過去打開密柬細細觀看,這一看登時嚇出一頭白毛汗。

密諫裏邊列舉了他十條大罪,文筆優美,措辭嚴厲,其中有他借修繕豹園之機私吞公款的事,還有雇傭山東青州獵戶捕捉老虎,卻對死者不付恤金,獵戶擡屍抗議,他又調集軍隊強行鎮壓,鬧的民怨沸騰,卻上報皇上已懷柔市恩、安撫了青州百姓的欺君之罪。

這些事都是真的,自然令他又驚又怕,但是更讓他火冒三丈的卻是他給福建、四川增加賦稅、以罰代法勒索官員和富紳的政令,這可是他嘔心瀝血想出來的好辦法,既可以為朝廷捉襟見肘、日漸拮據的財政增加收入,又可以解決西北邊軍缺糧斷餉的問題,這兩件事他可真的是一點私心沒有,也壓根兒沒想從裏邊占什麽便宜。

“我可是一心為了皇上、為了朝廷啊!這些混賬東西任嘛本事沒有,讓他們想辦法想不出來,挑毛病倒挺能耐,整日介看著咱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劉瑾覺的無辜、委曲、冤枉,胸中的怒火也越燒越旺。

他知道那些朝臣從骨子裏看不起他,對他比對那個死鬼楊淩還要不屑,誰讓他是太監呢,先天不足。對那些官員來說,政爭之中無論誰輸誰贏,哪怕對手是自己不屑一顧的草包、下僚、文盲、莽漢,痛心疾首之余,心裏也不是那麽過不去,畢竟還和自己同屬一個擋次、都是一朝之臣、都是個男人是條漢子。

可那些陰陽怪氣的奴才是什麽呀?侍候皇上的閹人、下人,一群不男不女的貨色。被個太監壓在下邊,就好像世代名門、明媒正娶的夫人,竟然淪落到要和青樓出身的小妾平起平坐,還時不時得讓她當家、聽她吩咐: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