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勒石載功(第5/8頁)

都掌蠻三雄將也調兵遣將,分駐各個要隘,做出禦敵於九絲山外的模樣。各路兵馬迂回遠繞,還沒攻到九絲城附近,作為主攻的楊淩一部已經與蠻軍交鋒了,守備靳國英領本部人馬為前鋒,奮力攻山,出勁旅與蠻兵鏖戰。

官兵退出山去後重落蠻人手中的十余道山柵又重落官兵之手,蠻軍再次退守九絲山兩壁,官兵攻山,蠻匪以強弓硬弩,萬箭齊發,栩栩如電散落不休。官兵再換木傘車,蠻匪改以巨石、燃草等物投擲,官兵又退,雙方重新進入膠著狀態。

此時繞道遠攻的各路兵馬陸續抵達九絲山附近,九絲城盡出精兵,分守要道,以一當百,官兵寸進也要付出累累屍體,傷亡頗大,官兵又陷入圍而難攻的階段,阿大王松了一口氣,但仍不敢大意,各路守軍嚴陣以待,雙方皆疲勞不堪。

這兩日,忽然又下起雨來,淫雨之後瘴霧彌漫,阿大情知官兵不適應這種天氣,只消再堅持兩日,官兵必然退兵,於是派人給各險隘守軍送肉送酒,犒勞三軍,大有勝利在望的模樣。

雨一下起來,官兵果然退後一些,在高處築起營寨,接連兩日沒有發起進攻。

這天夜裏,淫雨霏霏。楊淩從宋小愛的狼軍勇士中挑選了七百人,由伍漢超、吉潘瓦西帶隊,人人腰纏繩索、肩佩腰刀,腳下草鞋、口中銜枚,悄然遁入了夜色當中。

霧雨淋淋,又是夜間,如果想攻山那是擺明送死,各路蠻軍宰牛殺羊,放心飲酒,但是仍然派了許多警衛,不過夜色中霧雨迷濛,始終不見官兵動靜。

吉潘瓦西領著七百狼兵銜枚疾走,飛登攀援而上,以夜色、霧雨為掩護,悄然從九絲兩壁間的小道穿過,天還沒亮,七百勇士已抵達九絲城下,他們隱匿在林中悄然歇息,靜候著規定的時刻到來,並且做著一些準備。

現在九絲城真的成了核桃殼,楊淩七萬大軍分兵五路,已經將蠻軍的主力全部吸引了出去,分布在各處要隘,守城的蠻子除了老弱婦孺,所剩勇士已不多了。

天朦朦亮,淩晨時分正是人們最困倦的時候,外邊又沒有傳出絲毫動靜,城頭守軍正東倒西歪地放心大睡,數百只飛撓鐵鉤同時拋上城墻,一個個狼兵如同靈猿一般攀爬了上去。

喊殺聲起,蠻子們驚慌躍起,不知從何處飛來大股的敵人,更可怕的是這些人根本看不出來路,一個個身著怪異的綠色花紋衣服,頭上戴著式樣古怪的帽子,臉上繪著一道道斑紋,像極了祭祀祈福時巫師們扮演的蛙神。

蛙神在蠻人中有著神聖無比的地位,搞不清狀況的蠻子敢跟數萬官兵對抗,卻不敢和神靈動手,等到他們看清楚這些神靈也要用刀殺人、也會流血死亡,醒悟出這些人十有八九是官兵假扮的神靈時已經大勢已去,守關蠻兵中僅余的三百名精銳被殺的七零八落,其余老弱一哄而散。

這些狼兵並不急追,一邊縱火燒寨,一邊四處劫掠。外圍各路官兵到了指定時刻便一齊發起攻擊來,這一次他們不但全力搶攻,而且軍中全用了蠻人的大銅鼓擂鼓助威。代表著自己這一族戰神之靈的銅鼓在對方的軍營中響起,給各路蠻軍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官兵事先都學了幾句蠻語,此時齊聲呐喊起來:“諸葛武侯作法,天神已經拋棄你們啦,快快棄械投降,九絲城已經被攻破了!”

回望九絲城方向,果然一股濃煙沖霄而起,本來最是鼓舞軍心士氣的銅鼓,此時卻聽得令人發慌:漢人請來了諸葛亮,九絲城都破了,這仗還能打麽?各路蠻軍再也不聽蠻將指揮了,撒丫子便尥。十處險關,至少有八處不攻自破,漫山遍野都是追殺的官兵和跑路的蠻兵。

九絲雙壁上的蠻軍只抵擋了片刻功夫,前方銅鼓一響,後寨火光一起,山上拋下的巨石擂木便寥寥無幾,官兵一鼓作氣,沖過九絲雙壁,殺向九絲城大本營。

蠻人大敗,官兵進了九絲城,一邊放火燒屋,一邊揮軍掩殺,阿大王聞聽報告驚駭莫名,他穿上自制的龍袍皇冠,揮舞著大刀親自率心腹死士沖出大王殿迎敵,奈何他的人雖然悍勇,卻架不住蜂擁而至的明軍官兵。

從淩晨殺到中午,阿大王已退守到西關口,此時城中處處失火,官兵把大王倉也點著了,那裏邊儲薦了堆積如山的稻谷粟米,這糧倉一燒,就算阿大王請了蛙神上身,奪回九絲城,也無法在這裏堅守了。

這時候阿大王的皇冠已經不見了,身上的龍袍也碎成了一條條的,眼見大王倉燃起熊熊烈火,阿大王淚流滿面,只好率殘兵棄城而逃,出西關口,逃入了莽莽叢林當中。

楊淩和二王子、李森等主將趕到九絲城時,大王倉仍是烈火熊熊,城中殘存的反抗者不多了,官兵正在收攏俘虜。九絲城是阿大王盤踞多年的巢穴,大王殿內有不少金銀器物,都被官兵們搜羅了揣在身上,所以一個個雖然渾身浴血,大戰剛畢,可是身材都臃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