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商戰未開刀兵已至(第3/4頁)

李大祥幾個人作恍然大悟狀,連忙又表示了一番欽佩、贊美。

楊淩道:“不過諸位大人可要記著,說是民間自由通商,然則煌煌華夏非蠻荒小國可比,吾等乃為聖朝之臣,天子之屬,需行引導教化百姓之責。若聽之任之,豈不顛倒乾坤,敗壞社稷,而市井之徒大行其道,嗚呼悲哉!不能完全由著百姓們來。要引導,懂麽?不該多進、不該多出的東西,在制訂稅率的時候,就要調高一些,百姓自然就少碰那些東西,咱們要多進日本國的硫磺、刀劍、蘇木、以及銅礦等等,少進玩賞之物。還有,閔文建閔大人明日就會趕來見我,不過我已聽說軍中屯田種植的南洋作物長勢極好,明年大量種植後有了余糧,也要酌量銷往彼國,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要讓它離不開咱們。”

李大祥擔心地道:“大人,織造局已屯積了大量松江等地收購上來的布匹、絲綢,聽聞日本國如今諸侯混戰,極是貧困,他們有錢財買咱們的東西麽?”

谷大用得楊淩授意要他密切注意日本國動向,廠衛已傳回一些情報,心中有數,是以聞言便道:“老李,這個你盡管放心,日本國雖小,卻多金礦、銀礦,這些年到處打仗,田園、城市處處荒蕪,迫於無奈,各地大名正在紛紛開山采礦,他們別的沒有,這金子銀子可是源源不斷。”

李大祥一聽這才放下心來,臉上頓時換了一副輕松的笑容。

楊淩其實也沒安什麽好心,他借商洽開海貿易,派往日本國的使者群中混雜了大量搜集各種情報的專家,根據他們送回的情報,日本各地大名打的不可開交,治下無人安於種田、做工,以致變得越來越窮。

為了增強實力、與其他大名作戰中獲得優勢,各地大名利用日本多山,山中多有金銀礦的地理條件,正在組織人力全面開采,有遠見的大名甚至開始修建水利、鼓勵耕種。

楊淩盤算金銀是世界通用的貨幣,放到哪裏、放到何時都是值錢的東西,如果向他們提供各種物品甚至食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那麽各地大名的注意力就會從因為經濟困頓而準備暫時休戰,從而大力發展農工業上重新轉移到爭霸上來。那麽在大明大力發展海軍同世界接軋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他們的內亂至少領先他們五十年,他們再想追可就困難了。

楊淩萬萬料想不到他的目的是如此簡單,可是因為這一舉動對未來產生了多麽巨大的影響:日本因此走上了同西班牙一模一樣的發展道路,而大明卻因此積累了一百五十年後工業大暴發的足夠資本。

歷史上戰國大名在十六世紀大量開采金銀礦,並發展經濟,使他們在僅僅五十年後就完全不必依靠同大明朝的貿易來生存,從而走上了獨立自強的道路。然而現在大明提前六十多年解除了海禁,將大量日本國急需的產品甚至糧食傾銷過去,使他們再無後顧之憂。

取之不竭的金山銀礦,使他們根本不必擔心不事生產的後果,從山中提煉了金銀,就可以從大明換取精美的絲綢、昂貴的瓷器和食物,誰還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去種地?

這種情形恰如同時期的西班牙滅了印加王國掠奪了無數黃金成為暴發戶的情形,擁有如此雄厚的資本,在以黃金為貨幣的西方,如果用於發展生產,無疑他們將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國家。

然而他們錯誤地以為可以繼續從新大陸掠奪無數金銀,變得只懂得揮霍和消費,結果只不過做了把金銀從新大陸向歐洲轉移的一座橋梁而已,以致數十年後出現四次財政危機,幾乎亡國。

而大明的慷慨貿易和源源不斷開采出的金銀,給了倭國同樣一種錯覺,以致他們也走上了這條路。反之大明呢?大明百姓對於黃金更喜歡把它們儲藏起來,大明朝成了一塊龐大的“吸金海綿”,黃金流進去就休想再擠出來。

這種全世界通用的黃金貨幣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當大明的文化、法律、科技、思想意識從商至工,醞釀成熟,最終產生工業大革命的時候,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準備。

楊淩與幾位心腹聊了些開海通商事宜,聽了谷大用手下各個衙門的籌建情形,過了大約一個時辰,才端茶送客。

他回到行轅時,成綺韻便暗暗告之鯊魚王彭富貴派人送來了最新的軍情密報,她已去後廳接見。彭富貴自被成綺韻招攬後已加入大明水師,但是他是有著兩層身份的,既是大明水師軍官,又是內廠番子掌班,類似於後世的軍統特務。

彭家經營海上多年,同倭寇和日本國內都有秘密的消息渠道,投靠內廠後他已將追隨他多年的手下王美人秘密招降。王美人是浙閩一帶海上最大的四股海盜之一,承襲的幾乎完全是彭老爺子的舊班底,根據地就紮在普陀山上,他的秘密歸降,如同在倭寇中間埋下了一柄尖刀,將來必可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