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鑊烹河野龜(第2/5頁)

他猶豫了一下道:“循先朝舊例,我朝向來厚待朝貢來使,從無法辦使臣的先例,先皇在時,倭使在濟寧當街殺人,亦被寬釋,如今若懲治來使,恐令四夷寒心,詬我天朝氣量狹窄。”

吏部侍郎張彩是劉瑾一脈的人,見楊淩來了不由精神一振,侃侃而談道:“皇上,聖人有雲,‘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於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皇上是四海之主,夷人朝服,亦是渴慕天顏,有向善之心,皇上聖德剛明,若似仁厚治天下,協和四夷,則天下俱感恩德,自然感化頑惡。”

老臣楊守隨忠心耿耿,雖說言開海禁是楊淩的主張,他仍不願殺了來使叫四夷八荒暗中恥笑天朝,也出班奏道:“播聲教於八荒之外,流仁惠於九圍之表。禮讓四夷,以上國道德詞章綏化之,是我天朝一向的國策,例朝例代,諸位先皇莫不秉持寬仁之禮,以示朝廷寬宥懷柔之意,望皇上三思。”

李東陽反對道:“皇上,楊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倭族人面獸心,強必寇盜,弱則卑伏,不顧恩義,以古觀之,乃是其天性。他們自貢使我朝以來,鮮有不惹是生非者,可見教化沐恩不足以感之。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臣以為雖不殺也應予懲戒。”

以李東陽建議懲治兇手一派,原來也羞於提及一個“殺”字,楊淩聽到這裏不由一聲暗嘆:對蠻夷寬大、博愛果然是我中華向來的傳統。

莫說這時倭人對我大明傷害還極為有限,即便後世倭人成為華人國仇,對那些雙手染滿鮮血的劊子手們,我們還不是錦衣玉食地養著,以超出人性範疇的極大“寬仁”希望感化這幫禽獸?

然而良苦用心之下結果如何呢?其中大部分一俟被放回國,仍極端仇恨我族,兇殘侵略之心不減。

楊淩想到這裏,上前一步,長長一揖,恭聲說道:“皇上,臣冒昧進言,臣以為張大人、楊大人所言大謬,楊大學士所言亦有不妥。”

“嗯?”楊淩大棒一揮,“寬宥”、“嚴懲”兩派各打五十大板,他要有什麽見解?群臣頓時豎起了耳朵,想聽他說個明白。

楊淩慨然說道:“倭人溫和時如處子,殘暴時如野獸,種種表現其實不過是膜拜強權、欺軟怕硬罷了。”

他擲地有聲的話語在肅靜的大廳中不斷回響:“欲感化使之知恩,猶如對牛彈琴,往往使之恃寵而驕,不但不知我天朝良苦用心,反而把同天朝交好當成一種手段,變本加厲,無所顧忌,一旦惹了事就把睦鄰友好當成一個籌碼來討價還價。所以……臣以為:感化懷仁,不如刑之以威!”

楊守隨沉不住氣道:“大人,按照祖制……”

楊淩接道:“這樣做與祖制並不相違,須知如今兩國即將開放民市,與以往單純朝貢的情形並不相同,今後民間往來頻繁,必然有蠻人惹是生非,亦有我天朝子民貪利欺詐,刑律之保障迫在眉睫。此時無論是我天朝臣子,還是來使貢臣,更該為今後民間往來做出表率,否則上行下效,以後必然不可收拾,故此我以為不但要懲治,而且要以重法嚴懲,以儆效尤!”

楊淩雙眉一揚,凜凜然道:“臣請皇上下旨,立即逮捕行兇歹人,交付三法司明正典刑,天朝彰顯仁德,卻也不能墮了天朝之威。”

“皇上,慈母多敗兒,棍棒出孝子!對一個講不通道理的小孩子,就該讓他知道肉痛,以後才會聽話!”

焦芳老奸巨猾,一見楊淩出現,就知道自己的拖字訣暫時用不上了,一切唯大人馬首是瞻便是。所以一直沒有明確表明態度,這時聽了楊淩的話立即出班道:“臣附議!”

劉宇等人亦連聲附和,李東陽和楊廷和對視一眼,也不禁為之頷首。

正德皇帝四下一看,展眉笑道:“說的好!就這麽辦,兵馬司立即逮捕兇手,交付三司會審,將那什麽龜弄上菜市口明正典刑!”

※※※

當下午午,五城兵馬司領了聖旨,沖進四夷館將行兇殺人的河野龜四郎抓走,根本不顧大內義勇等人的抗議和阻撓。

大內義勇和細川澄明大怒,正襟危坐等著王華和楊淩出面解釋,不料枯坐了一下午,連一個禮部堂官也不曾見人派來。

直候到第二日,他們才聽說楊淩和王華進了四夷館,二人急忙趕到會賓樓,等了半晌還不見人進來,納悶之下派了懂得漢語的心腹武士前去探看,回報卻說大明禮部尚書王華和楊淩將軍正在另一館內會唔朝鮮使臣樸恩熙。

二人滿腹狐疑,茶水喝的沒了色,才見楊淩和王華滿臉笑意,施施然地走了進來。二人面色不愉地將兩人迎進館去。

分賓主落座後,大內義勇強抑怒氣,鞠躬施禮道:“兩位大人,在下的家將河野君喝醉了酒,又因言語不通和大明百姓發生沖突,以致錯手殺人,在下實在惶恐不安,向兩位大人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