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只待東風(第2/4頁)

楊淩有些好奇,既然皇上允閱,他也不再客氣,上前接過細細一看,竟是江西一些有功名的人聯名上奏,原來寧王府荒唐無行,曾被削去爵位由其子朱宸濠繼位,現在這位老王爺閑居多年後一命嗚呼了,這些文人上表說寧王孝行可風,具奏保舉請皇上表彰,封為孝廉。

楊淩看了半天,也沒什麽好笑的地方,不禁詫然道:“微臣愚昧,看不出何處可笑,還請皇上指點。”

他這一說,谷大用在旁邊“撲嗤”一聲笑出聲來,正德先是一愣,隨即捧腹大笑,指著楊淩道:“楊卿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哈哈,可愛,實在傻的可愛。”

楊淩茫然望向正德,牟斌不知道奏折內容,也奇怪地看著這對君臣,谷大用忍不住笑道:“楊大人,寧王是皇室宗親,何必要百姓出來保舉?再者,朝廷表彰一些品性極佳的普通百姓,是為了多一條取士之道,寧王是世襲的王爺,跑來和普通不中舉的秀才們搶功名,所以皇上覺得好笑。”

楊淩這才明白,他心中一動,忽然想到了提醒皇上的辦法,於是做恍然狀笑道:“慚愧慚愧,皇上叫臣看奏折,臣只道措詞用句有何不妥,倒疏忽了。呵呵,是啊,百姓如果品行出眾受到保舉,朝廷可以封官,官員品行出眾受到保舉,皇上可以加官,寧王爺是世襲封王的皇帝,他討封保舉什麽?純粹是湊熱鬧,難怪皇上覺的好笑了。”

正德聽了臉色一變,霍地擡頭看了楊淩一眼,只見楊淩笑容可掬,似乎只是無心之言,轉目想了想才釋然一笑,說道:“自朕繼位以來,諸王之中寧王叔最可朕的心意,年節慶典,諸般禮節禮品從不遺漏,我想寧王叔這般扭怩,討什麽孝廉封號是假,想從朕這兒多要些大好處才是真的,可是寧王坐擁江西,已是世襲王爺,朕還能給他什麽?”

楊淩搖頭一嘆,皇帝年少,誰對他好他便對誰好,終究還是不能識得其中厲害。幸好自己沒有貿然指出寧王有不軌之心,否則皇上不予采信,消息傳出去卻會令諸王惶恐,以為自己這個禦前第一紅人要學允炆帝時的黃澄一般勸帝削藩,那可是舉國所指,想不死都難了。

其實既知寧王會反,如果能欲擒故縱,答允給他兵馬促他野心膨脹,早些敗露行蹤也不失為減輕損失的一個辦法,只是自己確知寧王會反的消息根本無法說與人聽,那麽今日助其復得三衛,誰會明白自己的心意。待將來寧王造反之時,贊成他恢復三衛的自己就是第一個被清算的人物。

楊淩思前想後,明明預知的事情竟是毫無辦法事先逆轉,甚至言行稍有差遲,都有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危險,帝王家事,陷進去實在是步步微機呀。

楊淩脊背上微有濕意,暗暗警醒不已,牟斌卻覺得這件事正是機會,若是趁機提出自己探聽的消息,兩相印照,說不定可以趁機扳倒劉瑾。

他的地位與楊淩不同,縱然說錯了也不會引起朝野動蕩,是以上前一步道:“皇上,臣職司錦衣衛,目前探聽到一些消息,正要稟報皇上。”

牟斌將劉瑾在各地采辦物品,利用皇差身份拒付貨銀和派遣中官梁安攜巨金入京,遍賄群臣,尤其重賄劉瑾以求復護衛的事仔細說了一遍,正德聽罷恍然道:“朕說寧王怎會如此荒唐,竟著人上表請封孝廉,原來其意在此。”

他嘆息一聲道:“江西匪患竟如此了得,連王府也不能得安寧,唉!堂堂世襲藩王,讓他整日因鼠竊之徒擔驚受怕,朕甚為不安。楊卿,朕若應允恢復寧王三衛,你看如何?”

牟斌一聽大失所望,同時也對楊淩暗暗欽服,楊淩的判斷果然準確,皇上不但根本沒有想到劉瑾此舉的危害,甚至還在同情寧王,大有允可之意,幸虧有楊淩那句話在先,自己說的事情倒似順口引出來的,否則單獨進奏,一旦為劉瑾獲悉,大禍臨頭矣。

楊淩聽正德語氣松動,心中也是一驚,沉吟片刻才道:“皇上,匪患嚴重,所擾當非寧王府一地,而寧王復三衛,所保者卻僅是寧王府,當地受侵擾的百姓怎麽辦?依臣之見,不如下旨命江西地方加強彈壓,這樣寧王府和百姓都可保平安了。昔年除諸王護衛,乃為防患與未燃,所以臣以為不可輕易許復。”

正德有些不以為然,恢復三衛也不過才萬余兵馬,能做得了什麽亂,他卻疏忽了衛所官兵可以冒吃空餉,藩王自然也可以多蓄私兵,只要有了朝廷允許設置的兵營,那麽裏邊到底有多少軍兵又有何人弄的清楚。

不過楊淩既然如此慎重,正德便道:“罷了,此事暫且擱議。楊卿,你的事準備得怎麽樣了?”

牟斌現在雖是自己人,畢竟沒有參予計劃,所以楊淩沒有明言,只含糊應道:“皇上,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臣已派人往江南,估計這幾日就有消息送回來,消息一到,京中就可以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