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有所思(第2/6頁)

那藥末撒了正德一手,張永也不知道那是什麽毒藥,沾上皮膚是否有害,唬得他大呼小叫起來,當下沖進幾名侍衛將胡瓚制住,張永叫人急忙打進水來,先用幹毛巾拭凈了正德的手,又就盆洗了幾遍。

楊淩蹙眉道:“巡撫大人,皇上親自巡邊,是為了江山社稷,這件大事,非皇上不可施行,你怎麽動不動就玩死諫的把戲?”

胡瓚怒道:“萬乘之尊,豈可輕蹈險地?‘土木之變’前車之鑒,你要害了大明、害得自己滿門抄斬麽?”

楊淩也不禁大怒,凜然說道:“口口聲聲盡是昔年、往日,為什麽你不說得更遠一點?怎麽不說洪武皇帝血染征袍打下萬裏江山?怎麽不說永樂皇帝五征塞北,戎馬一生的戰績?古往今來,凡遇外辱內患,哪個有為的天子只重文治而不重武功?”

楊淩慷慨激昂,朗聲說道:“為人臣子者忠君是心,輔君是責,你有了一顆忠君之心,還應盡輔君之責,你是要把當今皇上輔佐成文治武功、英明神威的一代帝君,還是要把當今皇上好生地保護在紫禁城中,要少年天子不出宮門一步,不懂人情世故,做一個朝廷名義上的象征、萬民膜拜的木偶?”

楊淩這番話竟然把胡瓚給鎮住了,一時啞口無言。

楊淩籲了口氣道:“巡撫大人既然知道皇上在這裏,還是協助本官做好大同的防務,皇上在這裏便安如泰山了。皇上來此,是有一件極重要的事情要辦,胡巡撫現在可願聽本官敘述詳情麽?”

胡瓚默然半晌,才一拱手,氣哼哼地道:“願聞其詳!”但那語氣已不再強硬。

楊淩微微一笑,對正德躬身道:“皇上歇著,臣先退下與胡大人商議一番。”

正德聽了忙擺手道:“你們去,你們去。”

看著二人退出門去,正德才一屁股坐回椅上,如釋重負地對張永道:“這個姓胡的太嚇人了,沒什麽事可千萬莫叫朕再看到他。”

楊淩與胡瓚在房中直講了大半個時辰,胡瓚才了解皇帝此來的目的,他雖是文官,久在大同也熟稔軍事,自然知道如果能將朵顏三衛拉過來,不只此消彼長減少長城外的危脅,從長遠來講,更是極有益處。

如果真的能改變以往小打小鬧的互市,和朵顏三衛大作茶馬交易,將河套地區變成大明的良馬供應之地,才能徹底改變大明軍善守不善攻的戰略局面。

不過一想到皇帝親臨險地,胡瓚就心驚肉跳,他遲疑道:“大同城高墻厚,城外有楊總制的數萬大軍,以本官想來,倒不虞會被韃靼侵入,但近來韃子糧草短缺,常常派出小股人馬從我大軍空隙間迂回穿插至後方劫掠糧草,而且一沾即走,甚是叫人頭疼,平素無事,萬萬不可讓皇上離開驛館。”

楊淩道:“這個我自然省得,萬萬不會讓皇上輕涉險地。”

胡瓚又道:“代王殿下執掌大同,皇帝在此幹系甚大,是否通知代王?”

昔年朱元璋分封諸子,第十三子朱桂就藩大同,是邊塞九王之一。山西有三王,晉王駐太原,代王駐大同,沈王駐璐安。

同中原諸王不同的是,他們是有權過問地方軍政的,所謂上馬管軍、下馬管臣,代皇帝行使禦邊職權。

所以別看這裏有三邊總制,有軍政最高首腦的巡撫大人,但是大同真正的最高統治者和指揮者卻是代王,同時代王和沈王受晉王節制。

楊淩略一猶豫道:“此事暫且不要告訴代王的好,代王聽聞,必然也惶恐不安,代王府人多眼雜,萬一在朵顏三衛派人前來議盟之前走漏了消息,伯顏猛可必然要予以阻撓。”

胡瓚想了想,頓足道:“好,那本官這就告辭了。”

胡瓚緊蹙著眉頭,憂心忡忡地告辭離去,連巡撫衙門也沒回,就沖上城頭加派人手安排城防去了。

※※※

大同韓氏皮貨商,這是剛剛成立不久的一家皮貨行,才不過半年的功夫,就已成為大同為數不多的大皮貨商。

自與韃靼斷絕交馬市交易以來,南北特產全靠民間挾帶運輸,近於半走私、半合法的地步,這樣的貨量顯然難以供應各地客商的大量需求。

而韓林卻能有求必應,無論要什麽档次的皮貨,要多少件,韓氏皮貨行都毫不猶豫,再加上店東韓林為人豪爽、買賣公道,大有江湖人的四海作風,所以生意越做越大,南方皮貨商人北上做買賣,大都挑中與韓家交易。

韓氏皮貨商在大同最繁華的東大街上,距代王府不遠,商行左側是一家車馬行,右邊是極豪華的“狀元樓”客棧,兼營酒樓生意。

由於戰事和大雪通常都發生在冬季,所以此地皮貨行的規矩,一到了冬天就陷於歇業狀態,韓家雖仍有少量客人上門,傭工大部分也都回家貓冬去了,大院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