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出正奇(第3/5頁)

那時大明天朝思想之嚴重,就是在軍方也蔓延成風,在他們眼中,關外的野蠻人純是一群流寇,根本沒有關注他們的政治形勢,楊淩自然知道軍情瞬息萬變,但是事先掌握他國的政治形勢,有時卻有四兩撥千斤之效,因此吳傑組建關外探馬時,他便要求重點放在韃靼人的政治、經濟方面。

這些情報竟連正德也知之不詳,不禁聽的極為入神。

楊淩繼續說道:“花當(朵顏三衛首領)的勢力自遼東遠達於宣府。有他們屏捍在外,平灤諸州甚少受到韃靼侵擾,如果將他們牢牢掌握在皇上手中,就是一柄開了鋒的利刃。再者,如今河套地區不在我們手中,大明的良馬大多要靠與朵顏三衛互巿供應,所以,朵顏三衛一定要爭取,不可放棄!”

正德點點頭,想了想又搖搖頭,遲疑道:“現在修復關系是不是晚了些?他們肯公然與小王子作對?”

楊淩解釋道:“不需要他們出兵,元廷政權更叠,向來最是不穩。只要我們誘之以高官厚祿,許喏加大雙方互市的貨物和數量,朵顏貴族必然動心。介時讓他們略施小計,和如今勢力衰微、又與他們有仇的瓦剌蒙古起些爭執,彼此打上幾仗,花當一定不會拒絕。雙方和伯顏統一的各個部落間各有親戚關系,勢必牽連在內,介時伯顏後院兒起火,他還放心領軍在外麽?兩個藩屬之間打架,就算他惱不得恨不得,到時候咱們再施以離間之計,朵顏三衛就算不會馬上回到皇上的懷抱,也要眉來眼去一番了。”

正德聽的哈哈大笑,他歪著嘴角瞪了楊淩一眼,想想又笑起來,邊笑邊嗔罵道:“就你能說,那裏全是虬髯大漢,向朕投懷送抱?惡心死了。”

楊淩笑嘻嘻地道:“皇上,塞外也是有美人兒的,氣質絕佳者堪稱雪山之蓮。”

正德哪裏肯信,他笑著搖搖頭,說道:“好,朕馬上召集六部、選拔將帥。”他瞧了楊淩一眼,有心讓自己最信任的人率軍出征,可是又舍不得他遠離,想了想只好作罷。

※※※

七日之後,朝廷大軍終於出發了,正德從團營中抽調精兵五萬。由西廠苗逵監督軍務、保國公朱暉為總兵官、都禦史史琳提督軍務。

楊淩不知這位朱總兵指揮打仗本領如何,聽說李大學士提議由剛剛免職賦閑的楊一清任總兵,可惜卻被劉瑾等人暗中破壞了。

楊淩想起獄中還關著個兵部主事王守仁,雖說有自己關照沒吃什麽苦,老待在那地方也不是個事兒,何況自己還欠了王華人情,從他屢次進言來看,在軍事上定是個人才,楊淩也對正德提過,只是他的官兒實在太小,同時也是個沒打過仗的,劉瑾那兒一想起這個小官直呼他是權奸,仍是余怒未消,這事兒就暫且擱下了。

不過正德牢記楊淩的囑吒,登壇拜將點兵之時,倒是再三吩咐苗逵他們不可分兵為敵所趁、要集中兵力以消滅韃寇為主,朱暉都唯唯應了。

正德匯集六部大員商議用兵之策時,吏部侍郎王鏊曾上諫禦敵八策:定廟算,重主將,嚴法令,恤邊民,廣招募,用間,分兵,出奇。

這其中有虛有實,定廟算嚴法令交待禮部去做就是了,至於對前線抗敵是否有效也懶得理會了,反正每次出兵都要來這麽一出。

重主將的事楊淩私下也和正德談過,正德對這事也不糊塗,他才不信沒打過仗的宦官書生比得了領兵大將,所以嚴厲告誡苗逵、史琳不得過多幹預軍務。

恤邊民那得是戰後的事了,現招募士兵也來不及,至於分兵恰與楊淩的策略相反,正德想也不想,立即便駁了回去。

正德提出用間分化火篩和小王子,劉大夏以為是正德的主意,頓時贊不絕口,正德受到當朝第一武將的贊美,頓時飄飄然的如在雲端,反正他也沒覺得和楊淩見外,便厚著臉皮將這功勞笑納了。

楊淩領了正德的秘旨,這幾日正籌劃聯絡朵顏三衛、離間蒙元內部的事情,這幾年朵顏三衛的首領和明廷芥蒂很深,雖然許以重利,如果沒有一個足以讓朵顏三衛信服的人,恐怕很難得到他們的承喏。

但是接攏朵顏三衛,利不僅在於這一戰,所以楊淩甚是謹慎。同時劉瑾的四十六條變法,如果全部擱置,不但劉瑾那裏臉面上過不去,而且外廷勢頭大勝,對自己解禁通商的政略也將大有影響。

所以楊淩變相妥協,勸劉瑾將變法方略交予焦芳修改、潤色,然後提交三位大學士共同討論,劉瑾的政策中還是有許多是有好處的,比如那條戶部加大監察力度,不但對朝廷有益,而且可以加強戶部的權力,楊淩不信外廷會全部駁回,只要取其十幾條給予施行,這場內外廷的風波便可以平息下來,自己的威望也可以大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