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零節 自毀長城(第3/4頁)

張達心急如焚,回頭望向手下的八百兵士,喝道:“入山去搜。”

喝令下,他心中閃過絲歉仄,可轉瞬被怒火所掩蓋,兵士並沒有任何埋怨,有幾隊入山去搜。他們已經知道張達的事情,心中隱有同情之意。

李元吉坐鎮太原,根本不把手下當作人看,他們只是敢怒不敢言。

山中搜了個把時辰,驚起野物無數,可黃蛇嶺還是人影全無。張達心中已經有了不詳之意,眼看天色漸黑,卻不想回轉,他也不能回轉!

眾人出山,張達喝令道:“或許盜匪去了榆次,我們去看看……”他這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如此狠毒,甚至讓他雙手有些發抖。

可轉瞬就搖搖頭,張達自言自語道:“你不能那麽做,你那樣做,和李元吉那個禽獸有什麽區別?”

原來方才他轉念間,已經想去附近的村落,找百來個百姓殺了,這樣他就可以向李元吉交差,可他畢竟還有良心。

眾兵士默默跟隨,轉過山腳處,突然不約而同的止住腳步,現出惶恐之色。只因為前方不遠處,有千余兵士默然而起,持槍拿盾,堵住了他們的去路。

張達先驚後喜,才要帶兵沖過去,突然聽到身後馬蹄隆隆,不由大驚失色,回頭望過去,不知道哪裏出來的一隊騎兵,急風暴雨般的斷了他的後路。

正前將領臉色黝黑,鐵塔仿佛,一揮手,兩隊兵士夾過來,步伐鏗鏘。

張達見一面是山,前後夾擊,只有側面一條路,一帶馬韁,可見天邊灰暗,陡然勒住了韁繩。

為首將領稍微有些詫異,他本以為張達會奪路而逃,其實遠處還有伏兵,他帶兵來此,本意卻是想偷襲榆次,再下太原,亦想到唐兵會送上門來,早就有所準備,當然不會錯過。

兩隊兵士並不止步,將唐軍夾在正中。張達手下均是惶惶,見對方陣容齊整,刀槍泛寒,哪裏是什麽盜匪?

張達回頭望了眼手下,長吸一口氣,突然跳下來馬來,擲槍在地道:“不知道來者何人?在下車騎將軍張達,請求一見貴統領。”

為首那將見他棄了兵刃,沉聲道:“尉遲敬德在此,不知道張將軍有何見教?”

張達雙手高舉,示意沒有惡意,上前幾步道:“原來是尉遲將軍,在下久仰大名,有心歸附,不知道尉遲將軍可否給條活路?”

尉遲恭微愕,轉瞬道:“張將軍若肯真心歸附,尉遲恭保不害你等性命。”

張達苦笑一聲,“我信得著尉遲將軍,想當年,尉遲將軍為了西梁王,拋卻大好前程,此事已傳遍大江南北,若是旁人,張某人真的不敢歸附。”

他緩步走過來,早就有兵士上前將他捆了,張達早就橫了心,並不反抗。

尉遲恭凝望他手下的八百兵士道:“不知道這些人是否準備和張將軍一同歸順?”

張達長嘆道:“在下逼不得已,這才投靠,卻還沒有和這幫手下商議。不知道尉遲將軍可否網開一面,放他們回轉?”

尉遲恭搖頭道:“不行,不降即死,無他路可走!”

張達無奈,高聲道:“李元吉倒行逆施,太原遲早不保,各位兄弟,歸順尉遲將軍,還有活路一條,何去何從,速做抉擇。”

他話音方落,就有兵士騎馬向一旁竄去,畢竟很多人還是家在太原城中,不想投奔。

八百兵士亂做一團,卻也有的早不滿李元吉,凝立不動。

逃竄的兵士沒走多遠,只見到遠方又是殺出一隊人馬,半空滿是破空之聲,羽箭如蝗的射向唐軍,逃走的百來人,甚至來不及抵抗,已經紛紛倒地不起。

尉遲恭斜睨張達的表情,見他臉色麻木,視而不見,暗自奇怪。等將逃兵斬盡殺絕後,尉遲恭命手下將唐軍降兵盡數縛了,卻親自帶著張達一路北行。沿黃蛇嶺余脈到一山谷之處。山谷內,氈帳林立,要害處均有伏兵把守。

張達見了,暗自心寒,心道宇文歆說什麽盜匪出沒,看來不過是劉武周的疑兵之計。他們真正的意圖顯然是要掩護大軍到來。

可這些人不從正北的汾河河谷正面來攻太原,反倒繞遠到了太原的下方,看著陣仗,顯然蓄謀已久。

驚凜中帶著復仇的快意,張達見劉武周大軍到來之際,反倒興起了鬥志。當然這股鬥志就是對李元吉而言。

一路無話,尉遲恭帶張達到了中軍帳中,推他進入。大帳內坐著一人,臉色陰抑,赫然就是馬邑劉武周。

宋金剛、苑君璋一左一右坐著。劉武周左手處還坐著一人,神色從容,三十上下,臉含微笑。

見尉遲恭進帳,劉武周長身而已道:“尉遲將軍果然不負所托,馬到功成,這位……原來是車騎將軍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