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節 巧收巴陵(第4/4頁)

功曹、光曹、戶曹、郡正、市令都是呼啦啦的施禮,有的猶豫,有的畏懼,有膽大的高聲道:“我等職責在身,都是遵唐大人的吩咐,這功勞都是唐大人的……不過其余的嘛……”

蕭布衣這才嘆息一口氣,目光盯在唐佑的身上,冷冷道:“不知道唐大人對此有何看法?”

唐佑兩腿發抖,顫聲道:“蕭將軍,下官知錯,只請蕭將軍看在下官老邁的份上,酌情處理。”

蕭布衣微笑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只是天子犯法,當於庶民同罪,何況唐大人乎?”

眾官栗栗危懼,眾校尉也是面面相覷,百姓卻是沉默下來,眼中滿是興奮……

唐佑哆哆嗦嗦,只是道:“下官知罪,蕭將軍……”

“不過唐大人老邁,倒可酌情考慮。眼下有兩條路可供你選。”

“請蕭將軍明示。”

“一條就是錯罰返回到唐大人身上,不過這八百板子下來,我只怕唐大人雖是老當益壯,老驥伏櫪,也是承受不起呀……”蕭布衣悲天憫人道。

“那第二條路呢?”唐佑驚懼問道。

“當然就是補償這些百姓的損失,”蕭布衣微笑道:“這些百姓平白挨了板子,若能得到補償估計也能稍平怨氣。這樣吧,凡挨板子的百姓,藥費由唐大人補償,至於板子嘛,一板子算是一石米,或是唐大人出米,或是折成市價折合補償給百姓如何?”

唐佑大喜,沒有想到處罰竟是如此輕微,這些板子折算成錢財固然不少,可對於他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麽,這時候只知道認錯,先逃脫蕭布衣的魔掌,慌忙道:“蕭將軍寬厚仁義,處事公正,下官認罰。”

蕭布衣扭頭望向眾百姓,沉聲道:“你等覺得如何?”

李奇志當先跪倒道:“蕭將軍處事公正,為百姓著想,當是青天大老爺,巴陵百姓之福。”

一校尉突然閃身而出,大聲道:“聽聞蕭將軍在襄陽郡重頒均田令,租庸調制,百姓稱頌。如今巴陵郡法令不明,百姓受苦,人心惶惶,肯請蕭將軍留在巴陵郡,重頒均田令,造福四方百姓。巴陵郡百姓永感大恩大德!”

眾百姓幡然醒悟,也是呼啦啦的跪倒道:“懇請蕭將軍留守巴陵郡,造福巴陵百姓。”

跟著眾百姓跪下的是董景珍和他身後的所有校尉,也是高聲請求蕭布衣留守巴陵郡,重頒均田令。

眾兵衛見到校尉跪倒,也是慌忙跟著下跪,接著是功曹,光曹等官。

四周全部跪倒,高呼一片,場上瞬間站著的只有兩人。

蕭布衣望著唐佑,微笑道:“不知道唐大人有何看法?”

唐佑老眼環望四周,知道大勢已去,非他能挽回,顫巍巍的跪倒道:“懇請蕭將軍順應民意,入主巴陵郡,為百姓造福,為巴陵造福。下官年邁昏庸,如今百病纏身,還請蕭將軍允許下官在家養病,下官不勝感激。”

蕭布衣抱拳施禮道:“既然巴陵父老鄉親擡愛,我就恭敬不如從命。既然如此,事不宜遲,董校尉,麻煩派幾人保護唐大人回轉……”

董景珍知道蕭布衣的意思,派兩個心腹帶著兵衛明裏護送,暗裏押送唐佑離開,當下軟禁在府中,嚴加監視,以防他再起事端。

蕭布衣卻道:“既然百姓殷切期盼,巴陵今日起,重頒均田令,租庸調制,若有人違背,刑法伺候。功曹可在!”

功曹慌忙上前,“下官在。”

“今另你即可通傳巴陵郡縣,著手實施均田令,租庸調制,不得有誤。”

功曹恭敬道:“下官即刻去辦。”

“光曹可在。”蕭布衣又問。

光曹出列,“不知道蕭大人有何吩咐。”

蕭布衣沉聲道:“今年巴陵郡大旱,民不聊生,所有賦稅全免,你著手整理官府內務,將開支明細列出,看看能省則省,能免就免。”

光曹應聲退下去,百姓聽到今年賦稅全免,不由大聲歡呼,群情振奮。

“戶曹可在?”蕭布衣又令,“你務必盡快將巴陵戶籍整頓,查清百姓情況,若有無法過冬者,開倉放糧濟民。若有貪贓枉法,冒領冒認者,嚴懲不貸。眾官當齊心為巴陵鄉親父老,我在這裏謝過,董校尉,你協助郡正,詳細記錄百官所為,按功行賞,有過就罰,不得有違!”

董景珍沉聲遵令,眾官見到蕭布衣安排的井井有條,不由凜然敬佩,一時間百姓歡騰,熱鬧的氣氛遠遠傳來去,就算洞庭湖水都是碧波蕩漾,感受著巴陵郡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