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節 連環(下)(第3/5頁)

※※※

劉弘基出了李府,一時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去哪裏。只是走了不遠,霍然轉身,厲聲喝道:“是誰鬼鬼祟祟,出來!”

他手按劍柄,凝神向暗中望去,心中警惕。

黑暗中走出一人,青衣不羈,嘴角帶笑道:“劉弘基,別來無恙。”

劉弘基放下握劍的手,詫異道:“原來是蕭大人。”

“不歡迎?”蕭布衣問道。

劉弘基苦笑道:“看來蕭大人比我想像的還要聰明。”

“我其實只是好奇,你不惜舍命也要扳倒高君雅,看起來又不像和他有仇。”蕭布衣微笑道:“現在我才知道,原來你是和李大人一起,這下水落石出,總算解了我最後一個疑惑。”

劉弘基搖頭,“蕭大人,我並非和李大人一路,對付高君雅,只是我的主意,和李大人無關。我助李大人,只因為世民曾經救我一命,他父親有難,我如何能袖手旁觀。當日對蕭大人所言絕非……”

見到蕭布衣的目光灼灼,劉弘基嘆息一口氣,“不管怎麽說,我畢竟還是對蕭大人有所隱瞞,蕭大人要是怪責,我也無話可說。”

蕭布衣笑笑,“我做事問心無愧,從不勉強。你欺瞞與否,不幹我行事。再說這次來找你,並非要責怪於你。”

劉弘基松了一口氣,“那蕭大人今日來?”

“我來只是因為你要走。”蕭布衣笑道。

劉弘基半晌才道:“蕭大人難道是來送我?”

蕭布衣點頭道:“士為知己者死,劉兄為當年的恩情,不惜性命相報,我也是心下欽佩。這等俠義行徑,我是素來敬佩。知道劉兄要走,只怕從此難再相見,只想過來說一句,後會有期。”

劉弘基長舒一口氣,眼中有了溫暖之意,“得蕭大人稱呼聲劉兄,我真的是誠惶誠恐,多謝蕭大人相送,劉某就此別過。”

他霍然轉身,大踏步離去,只是走了幾步,終於停了下來,扭頭望過去,見到蕭布衣還是站在那裏,微笑相望。

“不知道蕭大人最近會去哪裏?”

“我要回轉東都面聖。”蕭布衣答道。

“哦。”劉弘基點點頭,“蕭大人,我欠你一條命,我不會忘記。”

他說完這句話後,已經沒入黑暗,蕭布衣凝望著他的背影,久久無言。

※※※

“三弟,方生於正,圓生於奇。方所以矩其步,圓所以綴其旋……”

“二哥,說簡單些。”

“哦。我的意思是,我創制的六花陣對外六陣是正兵,呈方形,裏面軍陣是奇兵,是為圓形。方用來確定戰場的範圍,圓是用連接各方的機動。”

蕭布衣點點頭,已非當初的懵懂無知,“這麽說用兵之將可以通過方圓來規劃調動攻擊範圍,通過行軍隊列對軍隊收發自如。”

李靖沉點頭:“三弟你說的一點不錯,雖說有制之軍,無能之將,也不易敗。可若是領軍之將能將方圓熟記在心,步數固定,回旋整齊,雖是變化,卻不容易混亂。要知道領軍作戰,和你孤身對敵看似不同,卻也有相通之處。”

“二哥此話何解?”蕭布衣饒有興趣。

李靖微笑的一掌拍在桌子上,“普通人一掌拍出,如我這般,多半不如站起來運氣擊出有力,何解?”

蕭布衣對這個再清楚不過,“因為前者不過是手腕臂力綜合,後面的方式卻可結合腰腿甚至全身之力,自然要更強一些。若是內勁高手,內外結合,那力道卻又比外家高手更勝一籌。”

李靖點頭道:“習武如此,用兵亦是如此。三弟,用軍不在於你帶兵多寡,而是在於你能將多少兵將的力量集中發揮出來。就算十萬之軍,不知調度,也是一根筷子般,一折就斷。可你就算只有幾百人,若能結合在一起,也能發揮出驚人的力量。以少勝多因素很多,但各個擊破無疑是精髓所在。五陣圖也好,八卦圖也罷,就算我這六花陣,用意其實就和武功高手凝聚力道並無兩樣,你若是領軍,只要能時刻保持陣法的流暢靈活,回旋整齊,就和武功高手出招般,招法鮮明,心中有底,制敵有何難事?”

蕭布衣若有所悟,苦苦思索,李靖卻不再說,只讓蕭布衣自己體會。

房門輕響了兩下,李靖沉聲道:“請進。”

袁巧兮滿臉通紅的走進來,“李大哥,蕭大哥,吃飯了,都在等著你們。”

李靖點頭站起,“布衣,吃飯吧。”

蕭布衣現在正在馬邑李靖的家中,自從殺了高君雅,辭別劉弘基後,蕭布衣帶兵直奔馬邑,離過年還有幾天,蕭布衣算計下路程,覺得還可以在馬邑解決件事情。

李靖已是早早的回轉馬邑,一方面是由於太原城並無大事,另外卻因為要為蕭布衣訓練兵士。李靖帶回馬邑城數百右驍衛府的精兵,經過一段時日的調教,再告訴蕭布衣領軍指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