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九章 峰與亭(中)(第2/3頁)

王崇古也是開了眼,心說還是第一回見有人搶著挨打呢。

見他們左求右告,沈默才勉強答應道:“算了,一人領二十,全當醒醒酒吧。”

兩人便千恩萬謝,下了堂去,還招呼沈默的親兵呢:“愣著幹什麽,拿棍子去啊。”

※※※

待眾人都退下,王崇古伸出個大拇指,表示對沈默的敬仰之情。其實今日李成梁和胡守仁的沖突,雖屬偶然,但亦有其必然因素。久不出戰導致的煩躁情緒,不同派系之間的矛盾醞釀,甚至對方案路線的看法爭執……種種負面情緒混合發酵,隨時都可能引起大麻煩……在沈默面前都敢吵破天,這幾乎是一定的。

所以今天這碼子事兒,要是不發落兩人,一旦傳回東勝城,必然會使各方面愈加失去約束,從而釀出大禍。然而他倆畢竟是從前線下來的功臣,大功未賞,先懲小過,必然會讓兩人心裏不忿,傳出去也會讓人覺著他賞罰不公,太重自己的權威。

別看事情不大,但處理不好,還真是麻煩。但沈默這裏絕不是問題,他能引得兩人求著挨罰,領到軍棍就跟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在我這兒都能這樣,可見東勝城中已經成了什麽樣子。”沈默面上卻無得意之色,對王崇古道:“戚元敬雖然治軍能力無雙,但畢竟大明已經多年沒有武將作統帥了,他顧著朝中對我的壓力,難免放不開手腳。”說著苦笑一聲道:“你以為戚元敬為什麽偏偏把他倆派回來?不就是想讓我幫著收拾收拾嗎?”

“大人和戚將軍互信互諒,將來必定傳為佳話。”王崇古笑道。

“那也得善始善終才行。”沈默冒出一句沒頭腦的話,轉而正色道:“看來過了年,我有必要去東勝城給他鎮場子,不能讓那些驕兵悍將擾了我們的大計。”

“那榆林堡這邊怎麽辦?”王崇古苦笑道:“幾十萬民夫,數省的錢糧,還有北京的亂命,東南的要求、山西的算計……這四面八方的明槍暗箭應不暇接,可不是我這個三邊總督能頂得住的。”

“你休要妄自菲薄。”沈默笑道:“大部分事端,你都能處理得來,只是不想搶我的風頭,一直在藏拙罷了。我去東勝也好,給你創造個施展的平台。否則論功行賞時薄了你還在其次,要是不能把威信建立來,日後我怎麽把經略西北的重任交給你?”

“大人……”王崇古知道沈默是深思熟慮的,多說無益,只能重重點頭。

這時候,李成梁和胡守仁吃完軍棍,蹣跚著進來了。兩人身體素質確實是好,竟然不用人扶,只是屁股沾不得座罷了。

“你們這次幫我挨了打。”沈默讓兩人趴在炕上,軍醫過來給他們處理創處,他則坐在兩人對面,正色道:“但我不承你們的情,因為你們讓我失望了。”

“要不,您再打我們一頓吧……”兩人神色黯然道:“您這麽說,比打軍棍還難受……”

“要是能把你們的榆木腦袋打開,我也不介意多來幾百棍子。”沈默冷笑道:“可是有用嗎?苦口婆心的話我說的還少嗎?這一仗意味著什麽,你們都忘了嗎?”

“沒有……”兩人搖頭道。

“說說。”沈默下令道。

“對朝廷來說,這一仗最少能打出西北五十年的安寧,讓朝廷每年節省三分之一的軍費和糧草,能是能抽調重兵經略薊遼,徹底消除蒙古鐵騎對大明的威脅,從而使朝廷能放開手腳革舊布新,挽山河頹勢,開中興之局。”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背書似的道:“對於我們武人來說,更是意義非凡,個人成就不世功業,得享高官顯爵,封妻蔭子。也能使土木堡之變後,江河日下的軍隊地位,得到大大的提升……大人,我們說的對嗎?”

“差不多。”沈默點點頭,問道:“你們是不是覺著,這還不夠分量?”

“夠了,太夠了。”兩人趕緊搖頭,覺著不對,又使勁點頭。

“那為什麽就不能把自己的那點小驕傲、小算盤、小毛病收起來,精誠團結,把這一關過去呢?”

“大人,我們只是一時腦熱,絕對沒有下次了。”

“我看不止是一時腦熱吧?”沈默變戲法似的拿出厚厚一摞文簡,鋪在二人面前道:“這都是腦熱?我看該好生吃吃涼藥了。”

二人趕緊一一拿起閱看,便見上面詳細記載了,打大軍出兵起,兩人所部的每一次沖突,以及他們偏袒護短的反應,以及引起的後果等等……看的兩人一頭冷汗,這才知道沈默真要是跟他們論起軍法,別說打屁股,砍頭都夠了。

“內亂致衰,驕兵必敗的道理,我不信你們不懂。”沈默嘆口氣道:“所謂響鼓不用重錘,不想秋後算賬的話,細細想想,今後好自為之吧。”說完便起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