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八章 射天狼(上)(第3/3頁)

“下官譚綸參見部堂。”雖然沈默叫得親熱,那文官卻絲毫不敢怠慢。

“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沈默挽住他的胳膊,堅決不受他的禮,指著張居正道:“這位是戶部張侍郎,號太嶽。”說著又對張居正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譚綸譚子理!”

譚綸很會為人,客氣的行禮道:“久仰久仰。”

張居正的腦子太靈光了,一聽到這個名字,腦海馬上浮現一串信息:譚綸譚子理,江西宜黃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二十七年,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員驚慌失措,將士怯懦不前,時任南京兵部郎中的譚綸,請命募壯士五百,擊退倭賊,其善用兵之名,自此聞於朝廷。二十九年,浙江倭犯猖獗,譚綸受命台州知府,募鄉兵千人,教以荊楚劍法及方圓行陣,嚴格訓練,成為勁旅。之後便長期戰鬥在抗倭第一線,身先士卒、歷經大戰,功勛累累,官階也扶搖直上。倭患平息後,從東南調往北疆,任保定巡撫至今。

面對這位功勛卓著,還比自己早一科的前輩,張居正哪敢托大,趕緊行禮道:“久仰久仰。”

兩人認識了,沈默又指著一員大胡子,紅臉膛的大個子武將道:“這位說起來,和太嶽兄更有淵源了。”說著一拍他壯實他壯實的肩膀道:“尹德輝,你們那一科的武狀元!”這也是他在南方的老相識,與譚綸一起調到北方的尹鳳,現任保定總兵,那支騎兵便是他的麾下。

張居正其實是不認識他的,但還是很熱情道:“年兄……”

“不敢當。”尹鳳咧嘴笑笑,站在一邊不說話。

簡單的介紹完了,沈默望向譚綸道:“子理兄,這場兵亂?”

“唉……”譚綸嘆息一聲道:“不瞞二位大人,各路軍鎮問警訊後,皆是倉促出師勤王,未及攜帶糧草。從出發到現在,長的有七八天,短的也有五六天,都早就斷了炊……而且現在初冬,部隊也缺少禦寒的衣物,每天都有人凍出毛病……”雖然奉命平亂,但他畢竟是各路諸侯中的一員,要先給這些軍士減罪。

“聖上不是頒詔犒賞援軍了嗎?”沈默望向張居正道。

“戶部移文經返,確實遷延了數日。”張居正道:“但已經把軍需配給了兵部,前天就完成交割了。”勤王軍隊已經達到五萬,為了備齊這批物資,張居正是絞盡腦汁,費盡周折,能在幾天之內湊齊,已經是個奇跡了。只不過他這人說話得體,只道是文移費時了,絕口不提困難二字。

“兵部倒是下令了,讓各軍到光祿寺領取軍需,可每日只給一天的口糧不說,糧食摻的沙子比米粒都多。”譚綸接著道:“更離譜的是,下發的棉衣棉被,且不說大小合不合適,單說面料一扯就開裂,裏面竟用些爛草葉、破布頭填充。”說到這,譚綸的面龐微微發紅,深吸口氣道:“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將士們滿懷忠君愛國之心,馳援京城,竟被人如此對待,能不窩火,又怎能不出事?再有那唯恐天下不亂者一挑唆,難免拿老百姓撒氣……”

“怎麽會這樣?”沈默還沒說話,張居正面色鐵青道:“糧食是從廣濟倉裏調出來的,被服是預備發給京營的,不可能有問題的!”

“那些東西還堆在營裏。”譚綸嘆口氣道:“張大人不信可以去親自查看。”

“我會的。”張居正知道現在不是追查這個的時候,點點頭沒再吭聲。

※※※

見又有一支部隊,從城內開過來,沈默明知故問道:“兵馬司的人來了嗎?”

“在,小人在。”一個胡子拉碴,發了福,眼睛小小的軍官湊上來,陪著笑道:“小人兵馬司指揮牛德華。”

“牛指揮,我命你速速把這些亂軍收監。”沈默沉聲道:“立即恢復城門秩序。”

“大人,我們是管治安的……”牛指揮為難道:“軍隊的事情,管不著吧。”

“那就只能送鎮撫司了。”沈默垂目道。

“你可想清楚了。”張居正雙目通紅的望著,道:“錦衣衛插手的話,事情就通天了!”聲音冷得讓人打顫。

兵馬司隸屬兵部,是知道一些內情的,牛指揮連忙投降道:“我們收,我們收……”趕緊下令把人都收押。

沈默把他們叫來收拾殘局,就是誰惹的禍事誰自己擔,那些巡撫總兵的,請罪也好、要人也罷,全都去找兵部去吧。

見這邊事了,沈默看看左右,道:“先去戚將軍營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