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八章 上朝嘍(中)(第2/4頁)

聽了他們三個的敘述,沈默發自內心地感慨道:“我不如諸位多矣!”確實,自己雖然從不敢小瞧古人,但在思想領域這塊,他卻一直覺著,憑自己領先五百年的見識,總是要比古人更明白的。現在三位大才便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只要給他們開啟一扇窗戶,他們便能還給他一個世界。

三人忙謙遜道:“大人切莫妄自菲薄,沒有您高瞻遠矚,引來泰西之經史,又闡發‘君臣共治’之振聾發聵之言,我們可能一輩子,也想不了那麽多,那麽遠。”

這話讓沈默受用無窮,因為他一直以來的期許,便是為大明的知識分子,開啟一扇看向世界、看向未來的窗戶。現在看起來,終於邁出了可喜可賀的第一步!

※※※

“該說的都說了。”這時,知識分子的矯情勁兒犯了,王寅朝沈默拱手道:“若是大人還怪屬下擅作主張,那請把我開革,殺了滅口也行。”

“哈哈……”沈默啞然失笑道:“十嶽公哪裏的話,這道理我早就想通了,正要向你們道謝呢。”這話其實有些大言不慚,但誰讓他是主公呢?

說完,沈默親熱的拉住王寅的胳膊道:“還有很多事情,要仰仗十嶽公謀劃呢。”

“大人如此胸襟氣度。”王寅這才感覺舒服多了,拱手道:“某豈能不粉身以報?”

於是兩人放聲大笑起來,看得沈明臣一陣雞皮疙瘩,小聲嘟囔道:“都這麽熟了,還來這套……”弄得兩人頗不好意思。

為了掩飾尷尬,王寅對沈默道:“大人,沒有您的權力作保證,我們種在江南的種子,隨時都可能會夭折,所以您必須盡快掌握權力,主導大明的大政方針。”

想起他那十六字真言,沈默笑道:“韜光養晦的時代過去了?”

“什麽時候都該韜光養晦,但這跟抓住權力並不沖突。”王寅沉聲道。

“可是這太難了。”沈默冷靜道:“內閣裏有四大天王,外面還有楊博……別說他們,就連六部尚書,也排在我前面。”

“如果《嘉靖遺詔》真的貫徹執行。”余寅插話道:“有一批老臣可能會被起復,到時候大人的排名,可能會更靠後。”

沈默知道他指的是,《遺詔》那句:‘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復職。’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嘉靖元年以來,因為勸諫而得罪的大臣,活著的招用,死了的恢復名譽,關起來的立即釋放復職……海瑞得以恢復自由,就是因為這最後一句。

如果這條留旨被認真執行起來,那就可怕了!眾所周知,先帝和群臣的鬥爭貫穿嘉靖朝始終。從當年大禮議、到後來彈劾嚴嵩,再到最後勸諫修道,不知多少大臣被嘉靖罷官革職,攆回家種地去了,至今活著的仍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名臣老臣。

要是把那些老家夥都召回來,呵呵,沈大人的身前,將密密麻麻站滿各色老頭,剛剛看到點曙光的奮鬥之路,得一下倒退三十年。

這問題相當之可怕,僅是想想,就讓他一腦門子冷汗了。

“考慮到《遺詔》本身就是徐階所擬。”王寅道:“他肯定是存了這種想法的。”

“換了我是他的話。”沈明臣笑呵呵道:“也會做這筆買賣的。那些被革職在家的老臣,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誰知又煥發第二春了,焉能不對他徐階感恩戴德,有這些人保駕護航,什麽高拱低拱,統統靠邊站。”說完才想起發愁道:“這樣的話,大人豈不慘了?”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眾人的鄙夷。沈明臣也為自己的後知後覺而害臊,忙強辯道:“我的意思是,難道就沒有解決之道,眼看那些老朽騎到大人頭上嗎?”說著裝腔作勢道:“嗯,是這個意思。”又引來眾人一陣笑。

“當今之計,唯有先下手為強。”王寅沉聲道:“想方設法盡快提升,哪怕是靠特旨簡拔呢,也得盡量往前靠!”

“特簡,那多丟人?”沈明臣大驚小怪道。

“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顧不上那麽多了。”王寅皺眉道:“誰成想,徐閣老能想出這麽個絕戶計呢。”

“嗯……我也是這個意思。”余寅點頭符合道。

“這個……”三人正在熱議,一直若有所思的沈默,輕聲開腔道:“在宮裏的時候,徐閣老跟我提過,說想讓我接任禮部尚書,然後盡快入閣。”

“他會那麽好心?”沈明臣表示懷疑,王寅也不以為然道:“不是緩兵之計吧。”

“應該是真的。”沈默還沒回答,余寅卻很肯定道:“但徐閣老不是為了大人,而是為了另外一位。”

“誰?”眾人齊聲問道。

“和他一起擬《遺詔》的人。”余寅也不賣關子道:“方才句章兄所說,也是張居正的憂慮,如果那些老臣回來,張居正的出頭之日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