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六章 覆滅(下)(第3/3頁)

“總戎大人無須擔心。”余寅道:“他們已然被轟天神雷嚇破了膽,怎敢再面對我們?再說他們不逃去別的山寨倒好,若是逃去的話,只能幫我們傳播威名,使更多的敵人陷入恐懼。”

“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劉顯看看那一張張驚懼萬分的面孔,心裏卻已經信了一半,但仍不甘心道:“沒有斬獲,孩兒們的戰功何出?”這才是他的真正想法。

“首戰告捷,已是漂亮的頭功。”余寅沉聲道:“如果總戎再能顧全大局,大人肯定會很高興的,到時候我再幫著美言幾句,想必功勛只會多不會少。”

他這話說得十分中聽,果然使劉顯的抵觸情緒大減。余寅見狀趁熱打鐵道:“大人已經承諾不屠殺了,你把這些人都殺了,讓他怎麽跟畬族人交代?”

“兩軍交戰,刀槍無眼。”劉顯滿不在乎道:“有什麽好解釋的?”

“他們也是大明的子民!”余寅毫不相讓道:“他們的父母兄弟,只會將這筆血債算到大人頭上,不能進行這種無意義的殺戮啊!”

劉顯有些驚訝,這個其貌不揚的家夥,平時木訥寡言,甚至有些窩囊,這時候倒挺硬氣的。但他看到部下紛紛投來目光,感到有些下不來台道:“先給個說服我的理由!”

余寅便低聲道:“殺俘不祥。”

劉顯聽了,先是有些慍怒的盯他看了半天,旋即放聲大笑道:“好吧,就沖你這句話,我也不能殺了。”

※※※

劉顯以雷霆萬鈞之勢,在喜楓山初戰告捷,那些神秘的炮彈,更是一戰揚名,被傳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說,那是天兵天將的武器,被經略大人借下來平叛了……無論如何,此戰打破了叛軍山寨無法攻陷的神話,對其自信心的打擊異常沉重。

試問一支沒有團結心,沒有後勤、沒有目標的部隊,如果連保命的法寶都被打破了,還有什麽理由在堅持下去?

於是如沸湯潑雪一般,劉顯的部隊馬不停蹄,接連攻陷了十余個山寨,仿佛一把尖刀,直抵賴清規的總寨。

不過,這時他們不得不停下腳步,因為一來已經孤軍突入太深,沒有兩側掩護,非常容易被斷了後路。二來,部隊一路突進半個月,已是疲憊不堪,戰鬥力大打折扣。三來,彈藥早已告罄,補給還沒上來,攻擊難度最高的叛軍總寨,實屬不智。

但他也沒有等太久,因為借助他的接連勝利,負責談判的沈明臣趁機施壓,使其他兩路的談判進程快了許多。這時候再把何心隱派出場,終於使很多叛軍將領,在此山窮水盡之際,回想起了昔日的師徒情面,下山投降了。

等後續部隊一上來,早就憋得不行的戚家軍和俞家軍,便朝著總寨進發。因為這個方向上的叛匪,已經投降了七七八八了,所以未受什麽阻滯,兩軍便與劉顯部匯合了。

這時劉顯的部隊也已經完成了休整,對叛軍總寨的攻擊終於開始了,結果撲了個空——原來,在滅頂之災面前,賴清規終於恢復了梟雄本色,他冷靜的分析,目前的形勢下,已經不能據守山寨了,還是要走回原先的老路,帶領主力在綿綿大山中轉悠,襲擊官軍的小股部隊,打擊官軍的補給線,耗到他們耗不起,便能過關了。

而且他之所以選擇此處為總寨,除了這裏風水好、地勢險外,更因為山上有條十分隱蔽的小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轉移。於是他一面派人在山上各處點起火把,仿佛嚴陣以待,一面趁著夜色轉移了三天。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法發現,但在一連串輕松的勝利面前,劉顯難免有些輕敵,竟真的沒有察覺。結果讓人家順利轉移,還把自己配的土炸藥埋在了聚義廳下。雖然沒有炸到明軍的首腦,但也對其造成了此役開戰一來,最大的一次重創。

只是遙望著火光沖天的總寨,賴清規再也沒有從頭再來的豪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