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箭在弦上(第2/2頁)

說著大手一揮道:“上地圖。”

便有兩位僉書擡著一面巨大的蘇杭地圖,放在部堂大人身後。

張經起身拿起一支短竹棍,指著地圖最東側的兩個黑點道:“這裏是柘林、川沙窪的賊巢穴,其中北面川沙窪是匪酋王直的一萬五千余人,南邊拓林是徐海的一萬余人,兩者相距不過數十裏。護衛犄角,遙相呼應。”

“部堂大人準備先對哪個動手?”這時候敢開口說話的,非趙文華莫屬。

張經冷笑道:“不勞監軍大人費心。本官將親帥嘉興、杭州兵馬,以及廣西俍兵,大舉進駐松江,作勢進剿王直。徐海等聞知嘉杭兵調松江,必以為嘉杭空虛。肯定會率軍突入嘉善,趁機劫掠嘉杭。”

趙文華一聽就蹦起來道:“我說張大人。雖然本官一直逼你甚緊,卻也不是讓你破罐子破摔,一下招惹兩大倭寇啊。”他也知道倭寇的厲害,以明軍目前的實力是沒法同時應付的。

“監軍大人不要激動,聽本官為你分解。”張經把臉一轉,不再看那張可惡的臉:“王直和徐海雖然都是大倭首,但兩人卻有本質不同。王直雖然也搶劫。但他骨子裏是個商人,徐海雖然也走私,但他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強盜。所以王直會顧及本官的大軍,算計成本得失。但徐海不會,他一看到空當,就一定會像頭餓狼一樣撲上來的。”

趙文華還是擔心道:“萬一徐海不攻嘉杭,而是與王直前後夾擊,那部堂大人豈不是要偷雞不成蝕把米?”

張經冷笑一聲道:“不可能!”便為他分解道:“這兩大匪酋關系相當微妙。徐海的叔叔徐乾學,曾經是王直的合夥人,而徐海又是由其叔叔帶入行的,所以王直一直以後輩待徐海,動輒呼:‘小和尚啊小和尚。’”引得眾人一片低聲哄笑……但這絕不是張總督開玩笑,而是確有其事。因為徐海在下海之前,曾經在杭州靈隱寺當過撞鐘的和尚,法號普凈,又稱明山和尚。

但是人家徐海現在也是手下數萬人的一方諸侯了,在這樣稱呼他,就算再好的脾氣也會惱,更何況脾氣暴躁、目中無人的‘天差平海大將軍’呢?所以張經很肯定道:“本官敢斷言,如果徐海遭到攻擊,王直很有可能會去救。但如果王直遭到攻擊,徐海一定會幸災樂禍的。”

趙文華又冷笑道:“大人總是說徐海多麽多麽厲害。難道他連唇亡齒寒的道理都不懂嗎?”

“本官不會引蛇出洞嗎?”張經哈哈大笑道:“再說趙大人以為半年以來。本官約束部眾,不許他們出戰是為了什麽?”說著劍眉一挑道:“示弱而已!”用竹棍一點那兩個黑點。兩眼一瞪道:“倭寇敢於上岸盤踞,就說明他們已經堅信我軍畏敵怯戰,早已不把我軍放在眼裏。”數月的憋屈今天終於吐出來,張經笑得極為暢快,竟有些不管不顧的意思。

待笑完了便不再理會趙文華,說著一拍驚堂木道:“眾將聽令!”

眾將領便轟然起身,只聽部堂大人分派道:“俞將軍,本官令你率本部五千健卒,督兩千永順土兵開拔進駐嘉善城內。”說著看一眼這個他並不太喜歡的將領道:“你要注意保密,於子夜進城。一到城中即刻戒嚴,不許任何消息傳遞出城。倭寇過嘉善時你不得暴露行跡。但若是倭寇掉頭東歸,便立刻截斷其後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其留下。”

俞大猷拱手領命,朗聲問道:“敢問大人,如果倭寇沒有掉頭呢?”

“待會再說。”張經淡淡道,說著看一眼自己的愛將盧鏜道:“聲遠,你率領兩千保靖土兵,及本部五千兵馬在城東雙溪橋設伏,阻敵於石塘灣,此戰務求必勝,絕對不能讓倭寇南下杭州。”

張經這才對俞大猷道:“如果倭寇返回,你仍是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擊。”說著將兩支令箭遞給他倆,沉聲道:“你們二位的目標,便是將倭寇往北攆去,倭寇一旦北遁,本官會立刻率軍返還,與湯克寬的水軍左右夾擊,與爾等完成合圍,力求一戰全殲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