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宮禁為誰開(中)(第2/2頁)

每到此時,大宋朝的百姓便進發了像火山噴薄一樣的熱情,香霧、彩山、美男、麗娘、家家的燈品、處處的錦帳、鮮艷的花市、奪目的金蓮、如流水的車、遊龍的馬、構成了這場持續五夜的狂歡。其熱鬧繁盛的景象,是任何一個朝代的歡樂慶典,都難以與之比肩的。

從正月十五到十九這五日,從昏時到天明,人們都要上街賞燈遊樂的。那千姿百態的花燈,好像天上的星星翻轉到地下,閃閃爍爍,遍處生輝,令人如置身銀河之中。

這些造型別致、各具特色的花燈中,最奪目的自然是商鋪、官府所制的大燈,但數量更多的,是百姓們精心制作出燈景。正是每個人都為這燈海出了力,市民們才會生出更多的參與感,更加熱愛這場狂歡。

各種燈景匯聚一處,其最高成就為‘燈山’,也就是所謂的‘鰲山’。今年的鰲山高達十六丈,闊三百六十步,中間有兩條鰲柱,長二十五丈,兩下用金龍纏柱,每一個龍口裏點一盞燈,謂之雙龍銜照,夜裏點燃了,編入兩條巨龍盤繞在汴京城中,驚人的壯觀。

在燈海的照耀下,城市成了不夜天,市民們才能盡情的狂歡。天下的伎人們,都願意將自己的拿手好戲,在上元之夜演出,因為這時觀眾最多,最易揚名立萬。

像什麽吞雙面鋒刃的鐵劍、口吐五色水、魚跳刀門、使喚蜂蝶、追呼螻蟻這樣的絕技,往日裏陳恪只在《夢華錄》上見過其名,若不親眼所見,是萬萬想象不出其真實面貌的。

比如那‘魚跳刀門’,是用響聲刺激魚高高躍出水面,躍過刀門的。

那‘使喚蜂蝶’,更是神奇無比。乃取一匹帛重疊,剪成蜂和蝶,蜂蝶隨著剪子飛去,或聚到觀者的衣服上,或聚到美人釵髻上,這場面使觀者大悅,打賞自然如潮水一般。

除了這些神乎其神的技藝,在上元夜更多市民們的自娛自樂,比如劃旱船、舞獅子、裝神弄鬼耍和尚……上元節百無禁忌,便是當朝大員也會被市民們拿來戲耍。

比如陳恪他們便親耳聽到,有人拿前任開封府尹包拯開涮,喧囂絲竹聲中,一個青衣女子泣聲道:‘包黑子、你是個蛋!我們娘兒仨的冤情你到底管不管?’

一個滿臉塗黑、穿著官袍大漢,便粗聲道:‘你這婆娘聽明白,我老包臉黑可心不黑,若是有冤便直講來,休要罵俺是個蛋。’

‘風又緊呀雨又涼,蒼天無眼呀斷我腸。普天之下我的命最苦,狗東西撇下我娘兒仨。他他他,他尋了高門的東床……’女子唱道。

‘這樣的東西恁可惡?你告訴我他的鳥姓名。我老包一刀砍了喂狗吃!’大漢唱道。

‘別、別、別,就算有錯也不能殺。要不老包你打他吧,也別打得太狠啦,我雖恨他,但更想他……’

‘哎呀呀一聲長嘆,包黑我好為難……’

陳恪想不到,自己竟聽了《鍘美案》的原始版,雖然唱念做打都和後世沒法比,但裏面的角色更像人,不禁聽得十分歡樂。

但下一刻,他就笑不起來了,只聽聽眾們義憤填膺道:“說,那個男的到底叫什麽?”

“夫君姓陳。”女子便怯生生到:“名諱不敢提及。”

“是什麽的?”

“是新科的狀元郎!”

陳恪登時臉就綠了,包拯當開封府尹時,只有一位狀元郎——姓陳名恪字仲方,就是他老人家!

柳月娥柳眉一豎,登時就要發作,卻被小妹拉住,低聲道:“今天是百無禁忌的上元節。”

“那也不能由著他們潑汙!”柳月娥一甩手,便把小妹甩開,大步走到場中。她的身量極高、容貌極美、一入場,便讓那些扮相粗俗的優伶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