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五八章 趙無咎的選擇題(第2/3頁)

他這番表白也引得興化帝感慨無限道:“父皇在時,曾多次對朕說,丞相乃國器、元帥乃國刃也。要我親之信之、任之用之,必能保大齊不倒。”說著朝已經老淚縱橫地丞相大人緩緩頷首道:“丞相放心,朕從沒忘記先帝的話。”

老丞相頓時伏跪在地道:“蒙先帝與陛下錯愛,老臣粉身碎骨無以為報!”

“快扶丞相起來。”興化帝看向自己的弟弟。

融親王趕緊起身。扶起上官雲鶴,口中卻輕聲:“相爺,沒人懷疑您地忠誠和本事,只是您可曾為那些螃蟹想過,他們被裝在鍋裏煮,實在是太痛苦了。”他是眾皇親貴族推舉來的說客,自然要為他們說話。

“殿下。那些找您幫忙的人,也不是螃蟹。”上官雲鶴硬邦邦道:“他們占據天下六成田產。卻不向國家奉獻絲毫,把奉養百萬大軍、幾萬官吏地重擔,一股腦壓在僅耕著四成土地的百姓身上。走到哪也說不過這個理!”

“真正的螃蟹是那些可憐的百姓,他們才是飽受折磨、歷經苦難,卻要為我大齊奉獻出全部地人!”上官雲鶴咬牙道:“當我不知道,那些豪門大閥,最終還要把大半賦稅轉嫁到百姓身上去!”

融親王被老丞相近乎咆哮的聲音嚇到了。一時有些語塞,只能聽老丞相繼續怒吼道:“現在朝廷只是要他們分擔一點,共度前所未有地艱難時局!還沒有追究他們兼並土地、虛掛官職、侵吞國庫、貪贓枉法的種種罪孽,就被螫到屁股嗷嗷叫了?就收不了?”

老頭子顯然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此時傾瀉出來哪是個太平王爺可以招架的?只見融親王面如土色,根本不知道從何反駁。

上官雲鶴冷哼一聲不再理他,朝皇帝拱手道:“陛下明鑒,雖說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普天之下卻是王土!整個大齊的國土都是您地,現在國家有困難,平民百姓已經被榨幹,微臣只是請那些‘王臣’把應交地交上,這不過是皮毛爾,並不會損害他們的根本。”

沉默許久。興化帝才緩緩道:“丞相不怕被這些人忌恨?”上官丞相不愧是久經風雨地老狐狸,點醒了皇帝,那些人是在偷你的錢呢。果然一招奏效。

聽皇帝這樣說,上官丞相心口的大石終於落了地,他知道皇帝終於還是站在了自己這邊。長舒一口氣,眼皮低垂道:“既然選擇了為陛下盡忠,老臣便不再計較個人的榮辱禍福了。”說著擡眼望向皇帝道:“只求陛下看在微臣肝腦塗地的份上,不要讓寒家絕後。”

興化帝聽丞相在交代後事一般,神色一凜道:“相爺放心,你公忠體國、誠心用事。朕不會再讓人中傷你了。”說著對邊上的黃太監道:“擬旨。賜上官丞相尚方寶劍,但凡再有詆毀新政、誹謗丞相者。三品一下官員,先斬後奏!”

“謝主隆恩。”上官雲鶴趕緊叩拜道。

“希望百姓和官紳都不要太辛苦,”興化帝一臉悲天憫人道:“都是朕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聖上仁慈。”上官丞相恭聲道:“只要大齊能撐過去,把這一仗打贏了,我們再慢慢補償他們就是。”

“如此甚好,辛苦丞相了……”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抱著尚方寶劍,上官雲鶴從萬壽宮出來,看著天上的月亮,心中浮起地是這樣淒涼的詩句。

皇帝是同意他繼續變法了,卻沒有明發聖旨,嚴禁朝野非議變法。卻給他一把尚方寶劍,讓他看誰不順眼砍誰。對於皇帝的那點小算盤,上官雲鶴心裏十分清楚,就是把他這一國宰相當成個尿壺,現在救急就難,到時候再一腳踢開,不沾一點臊氣。

這不是既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嗎?

可就算是明知如此,還不得一樣去幹?這麽大個國家,總要有個肯擔當的吧?

老丞相深深嘆口氣,把目光投向遙遠的南方,喃喃道:“老趙啊老趙,這一仗你可無論如何都要贏啊……不然我的死期就不遠了……”

……

同一片星空下,仿佛心有所感。趙無咎擡頭北望,眉頭卻擰成了個麻花,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被耍了……那個秦雨田先擺出一副愣不要命的架勢,迎著頭往幾十萬大軍上撞,還借著東風亂拳打死老師父,讓他吃到了平時第一場大敗。

換了誰也得相信。士氣大漲地秦軍肯定要高歌猛進,過關斬將。一路往朝歌去了。趙無咎也深信這一點,所以他急令朝歌戰線的水陸兩軍,不惜一切代價,阻擊秦軍於淇水之南,等待他率領重整後的大軍,截斷其後路,將其一舉殲滅。

可誰成想那為了回國不要命的狠角色。突然變得如泥鰍一般,到了牧野城便不再北上,而是一路向東,殺進了齊國的腹地,見人就殺、見莊稼就燒,直接改行當起了強盜。一連半個月時間,掃蕩了七個產糧大府,焚毀新舊糧草近千萬石、城池五十余座。至於村落、鄉鎮更是不可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