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四三章 一曲鳳求凰,再奏待雲裳!(第3/4頁)

“好一個共赴國難!”秦雷聞言豪氣頓生,哈哈大笑著把寶刀遞給公孫劍,大步走到戰旗下,舉起一雙鼓槌,用盡力氣大吼一聲道:“孤王為爾等助威!”說著便開始猛烈錘擊那面牛皮戰鼓。

富有節奏的鼓聲在暮色之中隆隆響起。熟悉的鼓點震撼著每一個大秦男兒地心,匯成了那首融入在血脈中的軍歌!

在隆隆鼓聲地激勵下,將士們用沙啞的喉嚨高唱著軍歌,奮不顧身的與敵人展開最後的搏鬥。

莽莽牧野原上,回蕩著那傳承千年的歌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

在齊國兩大上將合圍之下的中軍將士大聲唱著,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堅不可摧地城墻。哪怕是戰至最後一人,也要誓死保衛自己的軍旗!保衛自己的王爺!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脩我矛戟。與子偕作!”

在重圍中反復沖殺的秦軍主力大聲唱著,疲累欲死的身體仿佛重新注入了力量,又平端著長槍,向殘破不堪的敵陣發起了最後的沖擊。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

那些原本被秦雷攆走的民夫大聲唱著,高舉著樸刀、長槍、甚至是木棍、扁擔,舍生忘死地沖了上來,試圖解救被困在重圍中的子弟兵。

牧野原上的戰鬥空前的激烈起來,天光也突然亮了起來,那是日落前最後的回光返照。

……

秦雨田用靈魂敲擊出的鼓聲,震撼著每一個大秦男兒地心,催生出了將士們十二分的戰力,竟然又一次把戰局拉成了平手!

聽著那震懾人心的鼓聲,看著秦人困獸猶鬥的場面。趙無咎的面色無比嚴肅。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道:“這樣的秦國只能戰勝。不可滅亡啊……”

“大帥,您說什麽?”看到勝利已經板上釘釘。參佐們心情十分之好,自然認為老元帥亦是如此。

“哦……”被這群聒噪的家夥喚回心神,趙無咎緩緩道:“傳令給武之隆和趙無傷,不要傷害秦雨田的姓名,把他帶過來,老夫要看看他。”還有半句:‘到底有什麽樣的魔力。’沒有說出口。

“要是已經死了呢?”有人小聲問道。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趙無咎沉聲道。

……

如趙無咎地看法如出一轍,秦雷也已經不奢望勝利了……

之所以困獸猶鬥,是因為胸中充滿憤懣之氣。

之所以困獸猶鬥,是因為他秦雨田生當人傑、死為鬼雄!

之所以困獸猶鬥,是因為他死也不會不放棄……

一下下錘擊著巨大地戰鼓,就像在捶打著自己的心扉,往日地一幕幕在眼前劃過,他看到自己在齊國上京的掙紮求生;看到剛回中都後的如履薄冰;看到南下平亂時的;看到營建京山時的意氣風發;看到了孤身入楚時的滿腔憤懣;看到京山大婚時的刻骨銘心;看到入齊作戰以來的委曲求全、苦心經營……

他的榮耀、他的抱負、他的一切,都將在今天、在這裏煙消雲散……

不知不覺中,秦雷已是淚流滿面了,只聽他沙啞著喉嚨吟唱道: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芒。罪者生,勇者亡,憐我大秦今日傷;”

“地之角、天之涯,可有佳人為我殤?我之後,有來生,一曲《鳳求凰》,再奏待雲裳!”

……

“一曲《鳳求凰》,再奏待雲裳!”

那小個子侍衛聽到秦雷嘶啞的歌聲,幾乎要站立不定。若不是公孫劍和幾個鬼谷弟子將他緊緊護住,怕是要登時站立不住!

使勁推開擋著自己的侍衛,那小個子便要往旗杆下跑去,怎麽也要同他死在一起才好……

但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件改變所有人命運的事情,這件事匪夷所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其詭異程度只能用《易經》來解釋……

此事發生在齊國發動總攻,秦雷的軍隊即將全軍覆沒之時,當時天已經漸漸黑下去了,幾粒星辰伴著一彎新月出現在天邊……

突然之間天地變色,從東方吹來一陣猛烈的狂風,頓時間飛沙走石、讓人睜不開眼……

請注意,因為是風從東往西刮,所以不是所有人都睜不開眼,只要當時是面朝西面的,不僅不受影響,還會有‘好風憑借力’的感覺,舉手投足更加生猛。

因此那小個子侍衛一下子被吹眯了眼,要使勁按著腦袋,才能避免被頭盔被風掀掉。

但這比起齊軍遇到的麻煩,簡直是微不足道……

因為他們是迎風而戰的!

……

被旗角狠狠抽了下腮幫,秦雷一下子睜開雙眼,望著眼前千旗倒伏的場景,張開手臂,放聲高呼道:“天不亡我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