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雲詭波譎 第三五零章 這裏黎明靜悄悄(第2/3頁)

昭武帝一進來時,就瞅見文彥博那個老東西沒露面,不待眾卿奏事,便淡淡問道:“丞相大人怎麽沒來?”

眾人交頭接耳一會兒,竟是誰也說不出個丁卯來。這事兒發生的近,百官除了知道相府遭了賊,並不知什麽細節,若是他們知道文彥博丟了賣官賬冊,恐怕都要嚇得稱病在家了。

見大殿上有些冷場,秦守拙只好捧著笏板出列道:“啟稟萬歲,今日淩晨相府失竊,且還有巨大的轟鳴聲發出,似乎損失頗重,相爺許是在家收拾殘局吧!”他既然已經擺明車馬跟著皇家走,就得在昭武帝多多表現。好挽回些印象分數。

昭武帝聞言心中一樂,面上卻嚴厲訓斥道:“京都府不是把治安弄得不錯嗎?怎麽突然冒出這档子事來了!”

秦守拙趕緊跪下裝模作樣乞罪,但心裏一點都不怕,這節骨眼上,他只要立場上別再晃悠,就是昭武帝不保他,隆威郡王殿下也會保他的。

果然昭武帝嚴令盡快破案。並讓隆威郡王殿下朝會以後代替他去相府表示慰問。這裏面地名堂極為淺顯,明眼人一看便知。皇帝陛下對相府遭劫一事很是快意——所謂盡快破案,卻連個日期也沒限定,十天還是百日?彈性也太大了吧!

而第二條命令就更離譜了,誰不知五殿下與相爺針鋒相對、一觸即發,派他去相府慰問,跟讓貓去哭耗子有什麽區別呢?

秦雷和秦守拙一本正經的領命下去。又聽田憫農出班道:“啟奏陛下,還有不到一個月春耕便要開始了。而中都仍滯留數十萬外省農民,若是再讓其遊手好閑下去,我大秦的近百萬畝農田便要荒蕪了。”

昭武帝一聽,也是個理兒,立刻想起了與秦雷商定的計劃,便撚須沉聲問道:“田愛卿所言不錯,意欲何為啊?”

田憫農拱手道:“臣請陛下下旨,督促所有外省農民返鄉。”

昭武帝心中翻翻白眼。暗罵道:‘總想讓朕當惡人,門都沒有!’面上仍呵呵笑道:“愛卿此言有些欠斟酌啊!”

田憫農趕緊擺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俯身道:“請陛下教誨。”

昭武帝撚須威嚴道:“的確,朕一道聖旨,自然是金科玉律,莫敢不從了。可那些外省難民也是朕之子民,這樣對他們進行驅逐,實在是於心不忍啊!”

田憫農心中暗笑道:‘您就裝吧!’遂叩首道:“陛下仁慈,實乃百姓之福,然讓這些難民滯留京裏、風餐露宿,實乃他們的小福,送其各歸鄉裏,安居樂業,這才是他們地大福啊!”

這家夥確實能說,愣是讓昭武帝挑不出半點毛病來。好在昭武帝也沒想挑他毛病。淡淡一笑道:“愛卿說得也有些道理。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嘛!”

田憫農欣喜道:“陛下遠見卓識,微臣佩服。”還沒高興完。又聽昭武帝道:“不過這聖旨朕是不能發的,心裏不落忍啊!這樣吧!你去找文相爺,讓他以中書省地名義下個文書,也能起到作用嗎。”

田憫農不知道其中蹊蹺,只以為昭武帝不願意當這個壞人,心道:‘反正相爺在百姓們心裏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再壞點也是無妨地。’便叩首應下,謝恩起身回班。

這時,新任兵部尚書,兼天策將軍李清出班拱手道:“陛下,微臣請問,鎮南、征東三軍地一季軍餉可否備齊?三位元帥皆寫信催問得緊。”在大秦,兵部負責征兵、籌餉、供給之類的軍隊後勤,至於軍官任免、軍隊地指揮權,皆歸太尉府所有。

聽到這問話,剛回去的田憫農只好重新出列,拱手道:“啟奏陛下,去年國庫吃緊,秋稅收上來之後,才還清積欠百官的俸祿,到今年只夠發放禁軍地餉銀,至於邊軍餉銀與百官俸祿,還是要等到春稅收上來之後,才能發放。”

昭武帝微微皺眉道:“不是說那一塊去了之後,就不會再拖欠了嗎?”他雖然沒有明說,但百官都知道,指的是‘衛’字號軍隊的裁撤,這計劃開春便要執行,早就是盡人皆知的秘密了。

田憫農咽口吐沫,看一眼禦階上閉目養神的隆威郡王,小聲回稟道:“去年擬定這事兒的時候,是連著南方一道算進去的,但是去年兩省一個子兒的秋稅也沒收上來,少了這幾百萬兩銀子,是以才捉襟見肘了。”委委屈屈地樣子,仿佛受氣小媳婦一般。

昭武帝看一眼秦雷,平淡問道:“去年你給南方作保時,是怎麽說得?”

秦雷拱手微笑道:“啟稟父皇,孩兒說南方不會短了朝廷銀子,只求緩繳些日子。”

田憫農聞言小聲道:“秋裏的稅金。十月就該解進國庫,現在正月都快過了。”

秦雷微帶歉意地望他一眼,拱手輕聲道:“請大人暫緩些日子吧!”無論雙方立場如何,他都很佩服這位為了避免大秦財政崩潰而殫精竭慮的憔悴老者,自然也不忍心與他耍狠使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