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諸佛之戰(第3/7頁)

這個阿拉坦汗之戰,是準噶爾大汗僧格一生中的榮譽之戰,也是阿拉坦汗最倒黴的一戰。赫赫有名的阿拉坦汗王朝,經此役後,徹底在歷史上除名。

要說事情的起因還真不大,不過是阿拉坦汗三世沒有遵守大草原上的規矩,擊殺了宗主汗國劄薩克圖汗。這麽一個玩法叫以下犯上,是深受廣大領導所討厭的。於是大草原上的所有汗國全部出動,一窩蜂地來打阿拉坦汗。

土謝圖汗派兵由東往西,準噶爾汗由西往東,兩廂裏這麽一夾,倒黴的阿拉坦汗三世說:我真傻,我怎麽知道天底下有這麽多愛管閑事的人呢?於是大潰,逃往葉尼塞河上遊,恰好被僧格逮了個正著。

為了表示嚴厲懲罰,僧格將阿拉坦汗三世的左手砍下,並將狗肉塞進他的嘴裏,進行了極大的汙辱。

僧格的意思是說:看清楚了沒有?敢跟領導動刀子,就是這麽一個下場!

很明顯,僧格這一手,是做給異母哥哥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看的。

兩個哥哥看明白了之後,就回到自己的部落,組織起一支砍人小分隊,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突然殺入了僧格的營帳。當時僧格正在幸福的熟睡之中,猛然驚醒之際,一大堆帶尖帶刃的鐵器已經撲哧撲哧地紮進了他的身體。

準噶爾汗僧格就這樣告別了人世。

4.長槍所向

有分教,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刀槍入腹,一紮一個穿心透。準噶爾汗死於家族謀殺之中。生母尤姆哈噶斯千裏奔行,直入大雪山,向活佛溫薩四世求救。

於是達賴五世對溫薩四世秘授機宜,此後溫薩活佛便孤身一人,風餐露宿,回到了準噶爾。

當活佛趕到的時候,準噶爾汗國正呈現四分五裂的狀態,僧格的三個兒子年齡還小,長子策妄阿拉布坦、次子索諾布阿拉布坦和老三丹津鄂布木布都已經躲藏得不知去向。僧格的部眾四處逃亡,逃避著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的追殺。活佛搖動經筒,疾步走下山岡:受苦受難的人兒啊,你們是那樣的勤勞、勇敢,善良又聰明,卻過著如此悲慘的生活,孩子沒有吃喝,牲畜沒有水草。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這是因為地主老財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對你們欺壓的結果!

除非你們立即起來,拿起武器,消滅財主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你們才能夠獲得幸福自由的生活!

話不說不透,燈不點不亮。活佛的話,讓大家頓時看到了希望,於是人們拖兒帶女,紛紛來投奔溫薩活佛。眨眼工夫,活佛的身邊就聚起了一支千人的騎兵。

溫薩活佛說: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卻蒼龍?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咱們現在就動手吧!

活佛搖動經筒,率領一千名輕騎兵,不由分說,向著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殺了過去。

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很是詫異,說:安定團結的大好形勢,就這樣被一小撮人給破壞了。對於這種民間恐怖主義分子,我們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打擊!

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聯手,集結了一萬多名騎兵,氣勢洶洶撲了過來。兩只騎兵迎面相遇,實力對比是十比一,當時就把溫薩活佛這邊的人嚇壞了,都急忙一聲不吭,躲藏到了溫薩活佛的身後。

溫薩活佛笑道:你們啊,心裏之所以害怕,那是因為你們不知道戰爭的規律啊!戰爭靠的不是人多,而是士氣!

活佛將經筒一扔,揮舞起長槍來,大喊一聲:苦難的人兒啊,你們看著我長槍所向。呐喊一聲,當先殺入了敵陣之中,後面的騎兵跟著沖殺上來!但見活佛那條槍,直戳入喉,盡顯慈悲之心;橫挑屍飛,才是般若大智。只是霎時之間,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的營陣之中,已經有數百人被活佛挑死。

再說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集結起來的這一萬人,清一色善良淳樸的蒙古老牧民。此次出征,原本是琢磨著搶幾個肥美女人,揪著頭發塞進自己的蒙古包裏,以後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誰料想活佛竟然不答應……

不答應就算了。

於是眾人掉頭就走。

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喝止不住,眼見得活佛威風凜凜,提槍殺來,這二人絲毫也不猶豫,掉頭向著最險峻的金嶺口逃去。

活佛統兵隨後追來,追到山下。這時候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已經收拾敗兵,重整旗鼓,沖著山下不停的丟石頭。活佛的人馬眼見對方是真的發火了,不敢上前。

見此情景,活佛將槍一舉:我要二十個最勇敢的人,誰肯跟我而來,活佛賜福給你全家。

嘩啦一聲,所有的人都湊到活佛面前,摘下帽子,把腦袋伸過去:活佛,我最勇敢,賜福給我吧……

活佛點了二十個人,由他親自率領著,面對著石飛如雨的山坡,沖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