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秋風落葉(第2/20頁)

所以這一對好兄弟,從此就成了死生冤家,這一輩子,不打個頭破血流、家破人亡,那是決計不肯罷休的。

如果王輔臣不反,那張勇鐵定是要反的——因為這兩人已經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裏去。

但是王輔臣卻突然反了。

可想而知,這事給了張勇多麽大的刺激!

當時張勇就想:好你個王輔臣,人也是你,鬼也是你。假充忠君誣我為賊的是你,撕破臉皮真正做賊的,還是你!像這樣兩面三刀、口是心非、陽奉陰違、當面稱兄弟背後插刀子的歹毒小人,那是決計不可以靠近的。

於是張勇義無反顧地站到了王輔臣的對立面,因為他不敢和王輔臣站在一起。

除了張勇之外,同為吳三桂昔日部將的總兵孫思克、西寧總兵官王進寶,他們和張勇關系不錯,不忿王輔臣如此玩弄張勇,也和張勇站在了一起。

除了這哥仨兒,還有一個寧夏總兵官陳福未叛。

突然之間發現這哥四個,康熙兩眼一亮,猶如黑暗之中看到了光明,忍不住流下了熱淚,曰:謝天謝地,這一次朕手裏總算也有幾個人了!

話音未落,寧夏城中突然火起,王輔臣派出的一支敵後武工隊殺入城中,不由分說,逮到寧夏總兵陳福,哢嚓一聲,把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陳福被殺,康熙趁此良機,急忙將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升到陳福的位置上了,出任映西提督。這樣一來,就又空出了一個西寧總兵的位子。

於是康熙從諫如流,曰:張勇張愛卿,你有沒有合適的人才,給朕推薦一下?

有。張勇就推薦了自家兄弟趙良棟。

由是,張勇、王進寶與趙良棟這河西三漢將,又稱河西三套馬車,隆重登上歷史的舞台。

有句話叫“物極必反“。

什麽叫物極必反?

王輔臣響應吳三桂,一下子將康熙擠入了歷史的死角,這個就叫物極,也是康熙沒咒念了的意思。

可正是因為王輔臣本人與張勇之間的■龁,結果他的反叛,反倒把張勇等人擠到了康熙的身邊,讓康熙絕處逢生,這個就叫必反。

3.打一場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

到了康熙十三年底,21歲的青年康熙和64歲的老頭吳三桂,在中國的三個戰場上同時打了起來。

左翼東部戰場,由小耿耿精忠負責,以福建、浙江和江西和康熙大鬧。

右翼西部戰場,由王輔臣負責,以甘肅、陜西為戰場。

正面的中部戰場,位於全國的中心湖北,由吳三桂親自帶隊,其主力人馬不少於二十萬人,另有聯軍“猓猓”兵三千,雲、貴之間的苗族兄弟和壯族兄弟都跑來替吳三桂助戰,此外還有大象五十只,總之是殺氣騰騰。正所謂黑雲壓城城欲摧,北京城中的大小官吏們,無不是惶惶不可終日。

這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兵部的官員們了。

每天天一亮,康熙就來到兵部,召集官員們開會,說:逆賊吳三桂心若虺蛇,行同梟獍,負恩謀叛,倡亂害民。你們這些當領導的,就不知道想想辦法,快把這個壞老頭幹掉?

晨會完了,就是午會。在午會上,康熙發言指出:吳三桂反復亂常,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為一時之叛首,實萬世之罪魁。行即懸首藁街,以泄神人之憤……你們這些白吃飯的官員們,就不說快點把他給朕幹掉?

午會結束,就是晚會。在晚會上,康熙痛斥吳三桂:吳三桂以梟獍之資,懷狙詐之計,陰圖不軌,自啟釁端……煽惑奸宄,荼毒生靈,極惡窮兇,神人共憤!你們這些白吃飯的家夥。為什麽不快一點把吳三桂給朕捉來,讓朕將他碎屍萬段?

總之,康熙一天到晚都在催促兵部,快點將吳三桂拿下。

可兵部哪有這本事?

正在為難之際,突然之間耳邊一聲大喝:信耶穌,得永生,你丫懺悔吧!

眾人大駭,急速鉆入桌底,探頭出來一看,卻原來是康熙的洋哥們兒,歐洲傳教士南懷仁。這廝每天在朝廷上到處亂躥,恃仗著自己和康熙關系鐵,逮住人就強迫人家信耶穌。大學士明珠悻悻地從桌子底下鉆出來,罵道:老南,你這個進化不徹底的原始人,滿身的猴毛還沒褪盡……人嚇人,會嚇死人的,你知道不知道?

南懷仁充滿激情地道:主啊,饒恕這些可憐的羔羊吧!

明珠道:老南,我問你個事兒,你丫漂洋過海……嗯,我是說,你們西夷,有沒有什麽厲害的法術,能夠把吳三桂那老頭,砰的一家夥,給滅掉?

南懷仁笑道:有。當然有。

明珠大喜:快說。是何法術?

南懷仁道:大炮!

大炮?明珠眨了眨眼,已經飛奔了出去:陛下,陛下,臣有個好主意,你看咱們立即發展科學技術,跟吳三桂打一場現代化的戰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