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幕下的殘余(第3/10頁)

兩個太監說:陛下,休要擔驚,少要害怕。咱家知道還有好多大臣都忠於陛下,堅決與孫可望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的,你等咱家給陛下把他們找來……

倆太監立即出門去找,還真有膽大的,結果讓他們倆一家夥找來了十六個大臣。眾位大臣站在永歷帝的面前,高舉拳頭宣誓:我發誓忠於皇帝,誓與孫可望反朝廷集團鬥爭到底,鞠躬盡瘁,絕不背叛……

宣誓完畢,正要請永歷帝講話,鼓舞士氣,這時候孫可望帶著兵丁從門外進來了:哈哈!今天可湊巧了,反孫可望集團終於被我一網打盡,統統拿下……

十六位大臣統統入獄,被嚴刑拷打,說:誰是你們的頭兒,快說……

十六位大臣招認說:沒錯,這事是我們幹的……不過我們沒有頭,你幹脆就認為我們大家都是頭好了。

孫可望親自提審,問:皇帝有沒有加入你們的反動集團?

十六位大臣搖頭:皇帝不知情,是我們自發的革命行動。

孫可望數了一下人頭,不對,還差倆太監……

兵丁去逮太監張福祿和全為國,這倆家夥嚇壞了,鉆進太妃的床底下。可也沒用,照樣被士兵們掀開太妃的床,將他們拖走了。

揪出了潛藏在朝廷內部的十八人反孫可望集團,孫可望大為興奮,當即請永歷帝親自處置。永歷帝將此案推給還沒被抓起來的那些大臣們商議,經商議:十八人統統淩遲處死。永歷帝苦苦說情,最後才被定為絞刑。

孫可望的這次行動,對永歷王朝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實在是忍受不了孫可望的折磨了,於是永歷帝就琢磨:不行,我得找個機會,偷偷地……

4.三岔河戰役

李定國部在西南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是真正的四面楚歌,一共有四個要命的對手,死纏著他打個不停。

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再加上孫可望。

這其中,尤以孫可望幹掉他的欲望最為強烈,不斷地布埋伏,設圈套,追得李定國瘋了一樣地在西南到處亂跑。

不跑不行啊,那幫家夥可是真打。

要怎麽樣,才能幹掉李定國呢?

這個問題死死地纏住孫可望,讓他茶不思,飯不想,一心一意地琢磨這個問題。先是派使者過去,叫李定國過來開常委會。使者倒是去了,可李定國又不傻,托說工作太忙,抽不開身,讓孫可望無計可施。

忽然之間,孫可望發現了躲躲閃閃的永歷帝,頓時腦子中靈光一現。

有了,就用這一招請君入甕。

於是孫可望帶領大軍丟下永歷帝,暗中吩咐白文選埋伏在路上,等李定國來的時候,突然殺出,到時候……哈哈哈,李定國這廝,死定了。

李定國果然急匆匆地跑來搶永歷帝,恰好落在孫可望的算計之中。可是關鍵時候,白文選突然沖上去擁抱住李定國:親人呐,終於又見到你了……

白文選投奔李定國,永歷帝恢復了皇朝制度。永歷帝大喜,就派了白文選去慰問孫可望——明擺著,永歷帝恨死這個小白了,他是故意讓孫可望宰了白文選。

白文選無奈,只好上路,到了孫可望處,就被孫可望關了起來。

雖然逮住了白文選,可是孫可望也有難處,他老婆孩子此時都在安隆,正團結在永歷帝的周圍,所以孫可望一時不敢發難。正踟躕之際,忽然聽到門外雞飛狗跳,原來是永歷帝派了人,把他老婆孩子給送來了。

永歷帝的意思是:你可以動手了吧?

孫可望大喜,立即調兵遣將,可是調誰呢?正在舉棋不定,忽然門外進來一個人,名叫馬進忠。

馬進忠,大明末年傑出的流寇領導人,與李自成、張獻忠齊名,江湖上人稱“混十萬”。慣使兩條長腿,疾走如飛,雖官兵百萬,也追他不上。這老馬起初跟了左良玉,參加了南京惡意討薪戰役,後來流落江湖。待孫可望出川,他又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孫可望的部下。

混十萬進來,建議道:陛下,快動手吧!打掉永歷偽政權,將士們都已經等不及了。

孫可望大喜,曰:愛卿可願為前驅?

混十萬搖頭:陛下,我是有名的跑路將軍,前驅這個事……咦,那白文選能打能鬧,這不是現成的人選嗎?

孫可望搖頭:愛卿有所不知,這小白……政治立場有點不穩,怕是靠不住啊!

混十萬笑道:陛下差矣。想這小白,是和陛下一起光屁股長大的,平時鬧點小情緒在所難免,可臨到事頭,豈有一個幫助外人之理?

孫可望大喜:愛卿此言有理,命人把白文選從牢房裏拖出,以其為大將,為朕當先破敵。

公元1657年9月,三岔河戰役爆發。

是役也,孫可望部投入了十五萬人,李定國部投入了十二萬人,雙方繞著雲南曲靖城走來走去,到處尋找對方。走到三岔河,隔河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