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責任(第2/2頁)

老百姓才不會管朝廷有多少實際困難,他們只知道挨了打就必須報復回來,讓那些騷韃子永遠銘記這個教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不這樣幹的皇帝就是朱家的不肖子孫,而向皇帝進獻讒言、貪生怕死的權臣,自然就是十惡不赦的奸臣!

“這一仗,是我們洗刷掉惡名,重新贏回民心的唯一機會!”王賢目光幽深的看著眾人,語氣復雜道:“但如果輸了,我們將輸掉一切,大明也將輸掉未來……”

眾人很清楚,河套一旦丟失,宣大長城將成為抵禦韃虜的前線,大明朝綿延數千裏的邊境線隨時都有被蒙古人攻擊的可能,九邊守軍疲於奔命,也不能阻止蒙古人,突破某處長城殺入大明腹地!甚至出現在北京城下!

從此以後,雙方攻守易位,大明的軍隊保衛自己的百姓,不受蒙古鐵騎踐踏,尚且有心無力,還奢談什麽進攻?

“所以諸位,請收起所有的私心雜念,助本公贏得這一戰吧!”王賢說著起身,向眾人深深一揖。

眾人轟然起身,單膝跪地,齊聲高喝:“屬下願為主公、為大明粉身碎骨、死而後已!”

“多謝諸位。”王賢感激得眼圈泛紅。

吳為出了大廳,看到柳升在等自己,便緩緩走了過去。

“怎麽樣?”柳升急切問道:“公爺有沒有改主意?”原來散會之後,王賢單獨留下了吳為,在柳升看來,事情說不定還有轉機。

“沒有。”吳為搖搖頭,神情陰郁道:“公爺只是與我談了些籌備出征的事情。”

“一句沒提京城的事兒?”柳升失望道。

“提了一句。”吳為面無表情道:“警告我不要在京城搞小動作……”

“哎!”柳升塌下臉來,重重一捶廊柱,恨聲道:“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公爺的意思是,向皇上和百官表明,自己這次是一心為國、絕無私心,希望他們也能以大局為重吧?”雖然被王賢剝奪了大權,吳為還是冷靜地替他解釋道。

“屁!”柳升卻恨恨道:“你說他怎麽越活越回去了?怎麽能指望狗改的了吃屎呢?”

“公爺說的也不錯,這一仗必須要贏,這是壓倒一切的任務。這時候只能主動向對方釋放善意,至少讓他們不要搗亂。”吳為暗暗嘆了口氣,要是這一仗再推遲幾年,等朝廷完成了軍需供給的改革,王賢就不必如此受制於人了。

大明目前的軍需供給,還是延續太祖皇帝設立的奇葩制度,由地方官府就近直接供應軍隊。一支軍隊的軍需可能來自附近好幾個府縣,一個府縣可能同時供應好幾只軍隊,天下幾千個府縣、幾千支軍隊,彼此之間的軍需供應網線錯綜復雜到何等恐怖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這種情況下,就算王賢想要把軍需供應抓在自己手中,都無從下手。在對眼下制度進行徹底改革之前,任他有通天之能,也只能依靠文官們來養活他的軍隊。

文官們萬萬沒想到,被他們嫌棄多年,太祖皇帝制定的奇葩制度,居然成了他們最為重要的保護傘。要是沒有這一手,他們在對付王賢時,就真的只剩嘴炮了……

“京城這邊……”柳升猶有不甘地看著吳為,嘶聲問道:“你真的不作任何動作了?”

“當然,公爺的話,不能不聽。”吳為淡淡說道:“和公爺對著幹只有死路一條。”

柳升打個激靈,知道吳為這話裏暗含著警告之意,不由有些不滿,哼一聲,轉身要走。

卻聽身後的吳為幽幽說道:“而且我也想通了,把京城讓出來,也不失為一步妙棋。”

“哦?”柳升站住腳,驚喜地回頭道:“你是說,公爺又要故技重施?”

“不知道。”吳為緩緩搖頭道:“這些年,大人的心意愈發難測了。”說著嘆了口氣道:“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