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定計(第2/2頁)

大明祖制,非軍功不可封爵,所以文官們始終得不到對武事指手畫腳的機會,幾十年來一直被武將穩穩壓在頭頂不得翻身。

如果剝奪掉勛貴們參政議政之權,局面將立時天翻地覆,非但勛貴們再也無法插手政務,文官們還可以名正言順地把軍務抓在手裏。因為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打不打,怎麽打是軍事問題,同時也是政治問題……

“怎麽做到?!”朱高熾緊緊盯著楊士奇,喘氣聲都粗重起來。

“很簡單,皇上只要下旨,那日在長陵的勛貴,通通停職,閉門思過,等候調查。”楊士奇淡淡道:“這是安撫文官們的應有之意,又沒說要定誰的罪,勛貴們應該不會反對。”

“然後呢?”朱高熾點點頭,追問道。按規矩,被彈劾的官員應當立即停職,等候調查,更別說涉嫌殺害朝廷命官了……

“然後,調查這樣的案子,肯定會有各種阻礙,查個一年半載十分正常!”楊士奇沉聲道:“這麽長的時間,足夠皇上將政權從外朝移歸內廷了!”

“從外朝移歸內廷?!”朱高熾的心臟,被這幾個字刺激得怦怦直跳。因為登基半年以來,他已經切身感受到外朝議政的弊端了!什麽事情都要拿到朝會上商量,非但效率低下,而且那些王公大臣倚老賣老唱起反調來,有時候他這個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這讓朱高熾十分難受。

要是能將軍國大事的決策權,從朝會轉移到內廷,僅限於皇帝和幾位大學士商議,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國家大權也將更嚴密地控制在皇帝手中!

“士奇兄,你真是朕的孔明、子房!”朱高熾伸手拉住楊士奇的胳膊,重重拍了他幾下,激動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朕謝謝你!”

“都是微臣應該做的。”楊士奇神情平淡,仿佛只是幹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這件事就這麽定了!快,我們商量一下細節!”朱高熾居然一反常態地立即拍板!

換作往常,皇帝陛下一定會對這種事關政權結構的、未來朝局的舉動慎之又慎,但此刻,他被勛貴們傷得太深、氣得太狠、欺負得太慘,心中除了如何削弱勛貴、大權獨攬,根本容不下別的念頭!

至於什麽平衡問題,那也得等到文官們和勛貴能平起平坐再說。至於大學士會不會權力太大,那也不是皇帝現在考慮的問題,他現在唯恐大學士們權力太小,不足以幫自己制衡勛貴!

皇帝和楊士奇熱火朝天地商量著接下來的步驟,楊榮在一旁安靜地聽著,偶爾拾遺補闕。對楊士奇今日的表現,他實在是太震驚了!原本自己與他並稱二楊,感覺彼此不分軒輊,但今日看楊士奇的連番舉動,其實自己望塵莫及!

從長陵回來的路上,所有文官都陷入了絕望,因為那時候就連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對囂張的勛貴們妥協退讓,這怎能不讓人感覺前途無光,感覺文官們再也不可能翻身。

然而楊士奇沒有絕望,他從大危機中看到了大機遇,回京之後便馬不停蹄張羅各衙門聯合舉行公祭,為死去的官員們討還公道,大義面前,各衙門的長官無法說不,甚至沒法缺席公祭,結果全都被楊士奇利用,成了他登上文官領袖位置的踏腳石!

楊士奇利用公祭大會調動官員同仇敵愾的情緒,將一盤散沙的各衙門擰成了一股繩,然後悍然宣布罷朝!本來楊榮以為他會遭到皇帝的責難,誰知楊士奇翻手為雲覆手雨,居然為皇帝設計了一條借機剝奪勛貴議政之權,將政權從外朝轉移到內廷的金光大道!

楊榮十分清楚朱高熾絕對不會拒絕這份大禮,事實上只要是神志正常的皇帝都不會拒絕這種大權獨攬的機會!

楊榮也十分清楚,楊士奇這番大手筆謀劃固然是在為皇帝打算,但也夾了嚴重的私貨——內廷是什麽?內閣和太監衙門者也。而大明祖制擺在那裏,太監不得幹政,自然就剩下內閣和皇帝共商國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