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兵權兵權!(第2/2頁)

三人又商量了一陣對策,末了,楊士奇神情凝重道:“有件事我怎麽也想不通。”

“什麽事?”兩人望向楊士奇,不知有什麽事,竟然連這位智多星都想不通。

“就是張輔到底有何底氣,居然能支撐他敢跟皇上撕破臉?”楊士奇滿臉不解道:“按說,以他謹慎的性格,不是勝券在握,怎麽可能如此不顧一切的沖在前頭?”

“是啊,他身為第一公爵,地位穩如泰山,最差最差也不過是退享富貴,怎麽會冒著這麽大的風險跳出來折騰?”這也是金幼孜想不明白的地方。

“他一定有必勝的把握。”楊榮想到一事,目光閃爍道:“我聽傳聞說,先帝駕崩前,將太孫招到宮中,是有傳位給他的意思。”

“看先帝駕崩後,太孫殿下的反常舉止,這應該是靠譜的。”楊士奇緩緩點頭,目露驚恐之色道:“莫非,太孫殿下手中有先帝遺詔不成?!”要真是那樣,恐怕真要出大事了!

“怎麽可能?”金幼孜大搖其頭道:“以太孫殿下的性格,要是先帝真有遺詔傳位於他,那是一定會拿出來的!他絕對不會把皇位讓給別人!哪怕是親爹也不行!”

“但當時有王賢在。”楊士奇輕聲道:“是不是王賢給太孫的壓力太大,讓他不敢拿出詔書?”

“王賢再強,也是太子和太孫的臣子!”金幼孜又斷然搖頭道:“太孫真有詔書的話,當著群臣的面拿出來,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有道理,當時太子還在山東,太孫有的是機會可以當眾宣布詔書。”楊榮深以為然道:“如果太孫真有詔書的話,一定會在太子回京前拿出來的!”

“也可能……”楊士奇卻依然堅持自己的猜測道:“那詔書上有什麽不能見光的東西……”

“什麽不能見光的東西?”楊榮和金幼孜看向楊士奇。

“比如說,要殺掉王賢才能繼位之類……”楊士奇不愧號稱是大明第一智者,居然僅憑猜測,就觸摸到了謎題的答案。

“嘶……”楊榮二人聞言不禁倒吸冷氣,如果真是這樣,那太孫的一切反常舉動,就都可以合理解釋了!“還真有這種可能!”

“要是這樣的話!”楊榮被嚇得冷汗直流道:“他們就不只是要讓皇上改弦更張了,而是要逼皇上行武德舊事了!”武德是唐高祖李淵的年號,而李淵被迫把皇位禪讓給李世民,最後在深宮中郁郁而終,這是盡人皆知的典故……

“我也只是猜測。”楊士奇見兩人嚇得不輕,搖搖頭,低聲道:“還要看後面他們的表現,才能驗證出對錯來!”

“不管怎樣,都得做最壞的打算了!”楊榮卻沉聲說道,他不如楊士奇多謀,但決斷能力卻強於對方,兩人可謂相得益彰。“一定要把危機消滅在萌芽中!”

“那就得把張輔幾個挑頭的弄出京去。”金幼孜出謀獻策道,可說完自己也覺著不現實道:“不過他們要真是有那種打算,肯定不會聽的,反而會打草驚蛇。”

“是。”楊士奇重重點頭,咬牙切齒道:“歸根結底,必須把兵權抓到手中!君為臣綱,是要靠兵權背書的!”

“哎……”聽到‘兵權’兩個字,金幼孜就一陣陣頭暈,滿嘴苦澀道:“這恐怕辦不到……”

三人神情暗淡,再次陷入了沉默。

誰都知道兵權是皇權的保證,從朱元璋到朱棣,都是行伍出身,本身就是軍中第一人,所以無須擔心兵權旁落。但因為朱棣對朱高熾二十年如一日的提防警覺,使朱高熾始終無法染指兵權,只能與文官結盟,這就造成了朱高熾和軍方,和將門勛貴的疏離隔閡,形同陌路。

就算朱高熾已經是皇帝,要想從將門勛貴手中把兵權拿回來,也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能補上皇帝這塊短板的,唯有王賢。

原本按照皇帝和大學士們的路線圖,登基之後,將由王賢來掌握京中的主要兵權,震懾那些勛貴,讓他們不敢鋌而走險。可王賢居然跑去山東躲風頭去了,讓皇帝在軍中徹底失語……

這時候,最穩妥的法子是對武將懷柔,徐徐圖之,等到把兵權拿回來再大展拳腳,可朱高熾等不及,文官們又私心作祟,攛掇著皇帝繼續按照原先的計劃行事,所以才會出現今日之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