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曲線救國與平反(第2/2頁)

“把齊泰的兒子放回來吧。”朱高熾神情沉重道:“再查一查黃子澄兒子的下落,如果還活著,也赦免他吧。”

“皇上……”盡管是鐵了心跟皇帝混,幾位大學士還是驚得面色蒼白,顫抖著說不出話來。

朱高熾卻仿佛沒有察覺到大學士的異樣,微閉著雙目,沉吟許久,緩緩道:“方孝孺呢,還有後代嗎?”

“陛下,您說的是那個被滅了十族的方孝孺嗎?”黃淮顫聲問道。

“還有別的方孝孺嗎?”朱高熾睜開眼,目光坦然地看著他的大學士,緩緩道:“先帝靖難,是是非非,朕無法評價。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還有鐵鉉這些人,都是忠於當時朝廷的忠臣。歷來改朝換代後,都會為前朝的忠臣立傳旌表,何況我們並沒有改朝換代。”朱高熾加重語氣道:“如今要撥亂反正,朕以為就從這裏開始!”

“皇上!請三思啊!”大學士們感覺全身的毛孔都炸開了,顫聲勸道:“他們可是先帝定下的奸黨,給他們平反的話,如今朝堂的袞袞諸公又算什麽,先帝的聖名,也會受到損害啊!”

“但這件事不改過來,難收天下人之心。”朱高熾緩緩道:“人心不齊,什麽事都做不成。”頓一頓,他又低聲道:“何況先帝這樣做,難免寒了天下忠臣的心,若是將來有一天,誰還會為他的子孫盡忠?”

“陛下……”幾位大學士何等人物,焉能聽不出朱高熾的言外之意——只要給方孝孺等人翻案成功,哪怕只是赦免他們的子孫,都會嚴重動搖先帝的威信,讓那些勛貴再也無可倚仗!這樣一來,改革才能推行的下去!

大學士們偷偷看著滿面慈悲的皇帝,才明白這位也是綿裏藏針的主!你們這些勛貴不是倚仗先帝對抗朕麽?那朕就把先帝推倒,看你們還有什麽倚仗!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還需從長計議……”楊榮輕聲勸道。

“所以朕沒有馬上給他們翻案,只是赦免他們的子孫……”朱高熾說著,雙目中浮現一抹悲涼道:“如果他們還有子孫的話。”

“陛下仁慈……”眾大學士低聲說道。

“另外,朕準備調動一下勛貴們的職位。”朱高熾又沉聲說道:“在一個地方待的久了,總不是好事。”

陽武侯府中,成國公、定國公,還有那些個侯爺伯爺都在,不知是誰說了個笑話,引得哄堂哈哈大笑。

可見,今日在朝堂上把皇帝頂回去,讓勛貴們無比快意。

“怎麽樣,老夫沒看錯吧,皇上就是這樣的性子,你硬他就軟,千萬不要覺著他是皇上,就什麽都聽他的!”薛祿大刀金馬地坐在那裏,得意洋洋道。

“老薛。”王通笑呵呵地看著薛祿:“想不到,你竟然第一個站出來。本來以為你和皇上的關系不錯,應該不會挑這個頭呢。”

“不錯……”薛祿臉上不自然的神情一閃而過,下一刻,呵呵笑道:“那又如何,總不能看著皇上把大夥往絕路上逼吧?”

“老侯爺果然仁義!”眾人紛紛贊道。

“那是當然……”薛祿籠著胡子,自傲地點點頭。心中卻生出絲絲後悔,他知道,今日之事後,皇上怕是恨上自己了。但他並不後悔這樣做,因為他心裏十分憋屈——薛祿是如今健在的頭號靖難功臣,二十年來勛位卻一直停在侯爵上。薛祿知道朱棣有點瞧不上自己,所以早早把希望寄托在太子和太孫身上。

為此,在所有勛貴都疏遠太子太孫的時候,薛祿毅然將自己的兩個兒子送入了府軍前衛,長子還為太孫死在九龍口,次子也屢次救太子太孫於危難,已是遍體鱗傷、性情大變。薛祿自感,自己一家的犧牲和功勞,換一個公爵一點都不為過。然而朱高熾登基之後,卻只封了王賢一個公爵,根本就沒有犒賞自己的意思!

這讓老侯爺滿心怒火,終於忍不住向皇帝開炮了。勛貴幹政,在永樂朝,是根本不敢想象的,這群勛貴顯然沒把新君視作與先帝一樣的主上……

眾勛貴正得意洋洋,暢想著如何再接再厲,給皇帝把規矩立起來,突然,王通的兒子從外頭進來,滿頭大汗地嚷嚷道:“皇上下旨了,還是升了內閣大學士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