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聖心(第2/2頁)

“兩萬多人。”劉信回答道。

“多少青州子弟兵?”唐天德追問道。

“這……”劉信語塞起來,好一會兒方聲如蚊鳴道:“還剩幾千人……”

“幾千?”唐天德的獨眼無神地看著劉信,手上的力氣卻加大了幾分。

“三千……”劉信垂下頭來。

唐天德一下松開手,仰頭看著帳頂,喃喃自語道:“我們還有的選嗎……”

進入臘月,山東的戰局愈發詭異起來,先是柳升帶軍攻打博興,遭到劉俊大軍的阻擊,雙方在博興城外交戰數日,不分勝負,卻因為天寒地凍,減員無數,只好各自收兵退回。

然後唐天德的使節到了青州,帶去了談判的請求。柳升接到唐天德的親筆信,很快便送去京城,並上表稱軍隊連番苦戰,損失慘重,已是難以為繼,請求皇帝同意和談,以爭取時間,待恢復力量,再作他圖。風遺塵校對。

北京城,西苑昭和殿。

唐天德的親筆信,和柳升的奏表,並列擺在朱棣的禦前,纏綿病榻的永樂皇帝冷笑不已,對一旁的張輔道:“這雙簧唱得一點都不高明,奈何有家奴吃裏爬外,有恃無恐啊!”

張輔是一個月前接到皇帝的旨意,立即交出手中的兵權,日夜兼程趕赴北京的。哪怕是內力高深,他的臉上依然帶著明顯的疲憊之色。聽了皇帝的話,張輔輕聲道:“以臣愚見,不如暫且虛與委蛇,待來年開春,臣願率大軍,替皇上蕩平山東!”

“山東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那麽簡單……”朱棣語氣尖刻道:“王賢,柳升和白蓮教,恐怕已經沆瀣一氣,朝中還有太子和他們勾結,倉促出兵,你的一世英名怕是會壞在山東。”

“皇上,為臣以為安遠侯爺忠心耿耿,忠勇伯也不是叛逆之徒。”張輔輕聲說道:“這裏頭,怕是有什麽誤會吧?”

“誤會……”朱棣冷笑一聲道:“不信朕下一道旨意,讓王賢進京來面聖,你看他敢不敢來?!”說著自己先篤定道:“朕敢打包票,他絕不敢邁入京城一步!”

“……”話說到這份兒上,張輔也只有乖乖閉嘴的份兒。心中卻暗暗嘆息,在他看來,王賢乃是大明朝未來的希望所在,如今卻君臣離心到這種程度,實在是天大的悲哀……

朱棣果然便喚來當值的楊榮,緩緩吩咐道:“以內閣的名義發一道廷寄,讓山東布政使和白蓮教去談,談歸談,要是敢答應他們的條件,朕抄他九族!”

“皇上,內閣無權命令一省布政使。”楊榮硬著頭皮道。若是往常,內閣能有指揮一省之長的機會,他定然歡喜無比。可這明顯是替皇帝背黑鍋,弄不好是要吃掛落的。

“連內閣也要跟朕對著幹嗎?!”一直有氣無力的朱棣突然發作起來,拍著床沿怒道:“朕還沒閉眼,說話就不好使了嗎?!”

“臣不敢,臣遵旨。”這時候,說白了,內閣不過是皇帝的秘書機構,楊榮哪敢跟皇帝起爭執,忙不叠承認錯誤,接受任務。

“再用內閣的名義,命王賢立即進京述職,不得有誤。”楊榮聽得心驚肉跳,這次一個字不敢多說,乖乖按皇帝的意思擬旨。

一旁的張輔卻聽出其中的三味來,要是皇帝真有底氣,哪還用得著用內閣的名義下令,早就一道旨意下去,不聽便是抗旨不遵的死罪了!現在不用聖旨,而用廷寄,分明是怕事情不可收拾,所以才留一個緩沖……

“除了王賢,把柳升也一並喚進京來,同樣用內閣的廷寄。”朱棣又吩咐第三件事道。

楊榮終於忍不住苦勸道:“皇上,使不得,如今山東好容易才打成平手,這時候讓安遠侯離開前線,恐怕會給白蓮教可乘之機!”

“朕會讓英國公接替柳升,有什麽不成的?!”朱棣這才道出,命張輔緊急回京的真實意圖。

但張輔既然已經明白皇帝在虛張聲勢,便很清楚自己的山東之行恐怕遙遙無期。既然如此,又何苦著急表態呢?不如閉上嘴,靜觀其變……

楊榮聞言看向張輔,見張輔老神在在,只好閉嘴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