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朝堂(第2/2頁)

但只有楊士奇才清楚皇帝為何會雷霆震怒。一年前的那場大火,燒掉了三大殿的同時,也嚴重的動搖了皇帝的威信。雖然朱棣的霹靂手段化解得當,將朝野的非議壓下去,但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佛母依然逍遙法外,而且領導的白蓮教愈發強盛,大有吞並山東的氣勢!

這對那些反對朱棣的聲音來說,是最好的溫床。而且這次大夥都學乖了,沒有人再當面直諫,而是改為在背後議論,暗中串聯,愈加向同樣旗幟鮮明反對皇帝的太子殿下靠攏!

比京城情況更嚴重的是地方,被朱棣拋棄的南京江浙一帶,甚至出現了請太子提前登基,奉朱棣為太上皇的驚悚言論,而且附議者不在少數。至於北方各省,對太子沒有什麽感情,但各種邪教道門蓬勃而起,大有向山東白蓮教學習的架勢……

朱棣萬萬料想不到,自己篡位之後,苦心經營十幾載的江山,居然再次出現不穩的架勢……這時候欽天監再說什麽上天震怒讓皇帝反省之言,不是火上澆油又是怎地?

入冬以後,朱棣多年的老毛病再次準時報到,他整日將身子縮在一張安樂椅中,身邊的火盆必須燒得極旺。一旦失去溫暖,就會渾身刺骨的疼痛,就是喘口氣都費勁……往年,他這種時候都是在靜養,不許臣子拿政事來煩心。

但今年,他必須強撐著病體,時刻關注著山東的戰局。

立在階下的還有太子、太孫、趙王、成國公、陽武侯以及一幹大學士。太子殿下之所以結束了閉門思過,可以重新登堂入室,是因為一月之期馬上就到了,朱棣讓他一起來聽消息而已……

山東方面的軍情,通過當地官府和廠衛系統多條渠道,源源不斷送入京城,第一時間就會秉承禦前。

“啟稟皇上。”金幼孜神情凝重地稟報道:“漢王和白蓮教之戰,已經有結果了……”

“講。”朱棣一動不動,從唇縫中蹦出一個字。

“漢王大敗,樂安州淪陷,漢王殿下不知所蹤……”金幼孜吃力地稟報出這條噩耗。

這條軍報在進殿之前,眾王公便已經周知,唯獨只有皇帝不知而已。金幼孜說完,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敢看朱棣的臉色。

然而朱棣沒有馬上發作,他只是眉頭跳了跳,神情陰冷地坐起身來,“柳升呢?”

“安遠侯先是攻陷了白蓮教的大本營青州城,又在青州城下大破回援的白蓮教。”金幼孜輕聲回稟道:“殲敵近兩萬,余者潰散四逃,安遠侯兵力有限,沒有進一步追擊。”

“還有嗎?”朱棣依舊冷若冰霜,但仔細看他的瞳仁,便能發現皇帝的兩眼之中,燃起了幽幽的火焰。

“還有,失蹤半年之久的忠勇伯王賢終於有音訊了。”金幼孜額頭掛滿了汗水,硬著頭皮道:“他上書說,已經調查清楚了葫蘆谷一戰的內情。”說到這兒,金幼孜打住話頭,雙手捧出一本密報,高高舉過頭頂。

朱棣愣了一下,微微動了動指頭,一旁的當值太監鄭和趕忙將那本密報轉呈上來。朱棣吃力地打開折頁,就著炭火瀏覽起來。幽藍色的火苗無聲無息,映得皇帝面色變幻不定,顯得十分詭異。

所有人都不敢吭聲,靜待皇帝雷霆發作的那一刻。然而朱棣看完密奏之後,神情卻變得木然起來,手指輕輕扣著奏折的封皮,雙目微閉,陷入了沉思之中。

眾王公只好耐心等著,等到他們兩腿發麻,頭昏眼花時,朱棣才緩緩睜開了眼睛,目光中淩厲的殺意轉瞬即逝,他面無表情看著太子道:“這就是太子殿下所說的大變吧?”

“兒臣只知山東戰局一月之內必有大變,卻料不到二弟居然敗在白蓮教手下……”朱高熾趕忙上前跪地請罪。

朱棣也十分想不通,為什麽驍勇善戰的次子,偷偷招兵買馬數載,還從關外招來了外援,竟能一戰就輸光所有,對手可是烏合之眾的白蓮教啊!

但這並不妨礙皇帝對太子的發作,朱棣冷聲道:“你怎麽就料不到?朕看你早就料到才對!這下好了,心腹大患已除,太子殿下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