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4章 指鹿為馬(第2/2頁)

眾將領命之後,便紛紛向王爺行禮準備下山,誰知道下山之前,都被要求在一張空白紙上,簽下他們的名字。到這種時候了,眾將自然知道王爺這是什麽意思……如果他們敢反水,這張空白紙將被寫上足夠讓他們誅九族的東西送給朱棣。如果漢王成功了,在紙上留下的名字,就是他們有從龍之功的證據。

而之所以不現在就把投靠的文字寫在紙上,又是漢王殿下的一份好意了。只要他們不反水,將來就算漢王失敗了,也不會牽連到他們……這比直接逼他們寫投名狀,無疑要高明許多,至少讓那些被逼著表態的人,不至於太過反感,反而物極必反。

不過就算這樣,下山的路上,所有軍官都步履沉重。讓山風一吹,他們的頭腦清醒了不少,都覺著剛才被漢王殿下施了邪法,竟那麽稀裏糊塗就跪了,還簽了名,這下可好!連後悔的余地都沒了……看著長長的山路蜿蜒向下,直通軍營。他們卻不知道,自己這條路將走向何方……也只能被裹挾著走下去,走到哪算哪了……

不提失魂落魄的眾勛貴將領,單說方山上漢王和他的心腹們進了營帳,都松了一大口氣。雖然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太子沒來,有些將領……比如府軍前衛的那夥人……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找各種理由拒絕上山,沒有參加這次測試,也沒給他們一網打盡的機會。

不過至少這樣一來,或明或暗的敵人也都現了原形,讓他們可以有的放矢地發落這些家夥。畢竟敵我實力還是很懸殊的,而且在漢王沒有真正動手之前,哪怕是府軍前衛也不敢真開戰端。更別說張永、王寧那邊了!

漢王卻依然面色緊繃地看著面前巨大的京畿地形詳圖,上面有黃綠兩種顏色的小旗子,每一面旗子上都寫著一衛軍隊的名字,代表著京畿地區所有的軍隊分布。

從地圖上就會直觀看出來,黃色旗子的數量是綠色旗子的兩倍,而且綠色旗子都被調動到了遠離京城的一側。

但這並不能讓漢王放心,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在城外的優勢再大,對這一仗的輸贏都不是決定性的,至少優勢不會直接轉化為勝勢——因為太子沒有進入他預設的戰場,而是留在了京城,這就決定了真正的勝負手,仍然在京城!

當漢王的目光轉到京城,瞳孔不禁一縮——京城一共有三面旗,其中兩面黃旗、一面綠旗。兩面黃旗上分別寫著府軍左衛、府軍後衛,一面綠旗上寫著府軍右衛。這三衛肩負京城防務,自然不會參加這次的軍演,所以仍在京城沒有來方山。

雖然看起來三衛軍隊中,有兩衛是站在自己這邊的,而且還有三面黃旗正在不斷被參軍移動著,向京城方向靠近,全速行軍的話,差不多再過一個半時辰,就會抵達京城!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要是眼下京城就爆發沖突的話,這三衛援軍是暫時指望不上的。

所以在目前這個時間點,勝負的焦點就聚集在那扼守京城九門的府軍三衛上!而己方看起來二比一的優勢,卻不是那麽保險。因為府軍左衛的指揮使許野驢,雖然已經效忠自己,而且還寫了效忠書,但畢竟不是自己人,而且還與己方勢力有些嫌隙,實在不那麽保險。

之前漢王覺著,有自己這邊的兩個副將和一群部將在,諒許野驢也不敢出什麽幺蛾子。所以並沒有怎麽擔心府軍左衛,理所當然地將其標成了黃旗。但真到了圖窮匕見、你死我活的時候,他才發現,所有的隱患都會被無限放大,甚至可能成為導致功敗垂成的決定因素。

漢王心裏頭這個後悔啊,為何不聽莊夫子的話,前天把許野驢給作了……當時的想法是,這次的主戰場是在方山,所有問題都在方山解決,沒必要打草驚蛇。再說萬一弄巧成拙,把已經表過忠心的許野驢給逼到太子那邊,就弄巧成拙、得不償失了。

漢王不禁嘆了口氣,正是前日裏看似穩妥的決定,釀成了今日的不確定性……都怪自己看到府軍前衛來了方山,就篤定太子一定會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到了這裏。要是這時候哪怕只有一衛兵馬留在京城,自己也不會如此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