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3章 把柄(第2/2頁)

顧興祖的祖父顧成,乃是太祖皇帝帳前執掌傘蓋的親兵,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累功升遷為征南將軍。靖難之役前,已經晉升為左軍都督府都督。建軍元年,隨長興侯耿炳文北上禦敵,結果在真定戰敗被俘。

顧成性情忠耿,不肯歸降。但朱棣知道他是一員方面大將,不舍殺害,親自給顧成松綁道:‘這難道不是皇考的在天之靈,將您賜給我的麽?’說得顧成默然流淚。朱棣又向他訴說自己被迫起兵的緣由,並退而求其次,讓他不用跟朝廷交戰,只須在北平輔佐世子留守即可。

顧成終於被朱棣的誠意打動,同意留守北平,雖然始終不肯統兵,也不肯接受朱棣賞賜,卻還是在北平保衛戰中為太子出謀劃策,立下了大功。待朱棣登基稱帝,論功行賞後,封顧成為鎮遠侯、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左軍都督府都督,重鎮西南,屢平叛亂,威震雲貴。這位老將軍也是高壽,去年才去世,終年八十五歲,追贈夏國公,賜謚武毅。

顧成去世後,最大的問題就是爵位的繼承權問題。顧成有八個兒子,其中長子顧統在建文元年,已經官至普定衛指揮使,深受顧成喜愛。但因為父親降燕,與三弟顧銑、四弟顧銓、五弟顧銳一同被建文誅殺。

剩下四個之所以幸免於難,是因為老二顧勇跟隨父親出征,而老六老七老八都還是五六歲的孩子,這才沒有被誅殺。不過老七老八天不假年,也走在了顧成前頭。所以八個兒子裏頭,還活著的只有次子顧勇和六子顧亮。

在顧勇看來,這爵位非自己莫屬了,因為他是嫡子,而且還跟著父親南征北戰,如今已經官至都督同知。且北平保衛戰時,又跟太子結下了深情厚誼。而弟弟顧亮只有二十歲,還是庶出的,不管從哪頭講,都對自己構不成威脅。

結果顧勇只猜對了一半,顧亮確實沒法對他造成威脅。但旨意下來,繼承侯爵之位的,卻是他死鬼大哥的兒子顧興祖!

見煮熟的鴨子飛走了,顧勇登時就懵了。他失態地跑到吏部去討說法,人家不解釋,他就堅決不離開。老大的年紀,從一品的高官,卻哭得老淚縱橫,讓人忍不住生出惻隱之心。後來驗封司的郎中終於私下吐露實情,是皇上說綱常有序,爵位應該優先傳給長子長孫……內閣大學士體會聖意,便將爵位越過顧勇,封給了顧統的兒子顧興祖……其實顧興祖也不是顧統的長子,他上頭還有個大哥,但是已經死了。

所以就算是立嫡不立長,大家一個嫡次子,一個是嫡次孫,說起來,還是前者更近一些。可你要真相信擺在台面上的理由就太天真了。後來顧勇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自己和太子共同保衛過北平,關系一直很好,為漢王所不喜,後者在皇上那裏說了自己的壞話,才會有這番結果……

顧興祖這真是被天上的餡餅砸中,原先是個有爹生、沒爹養的倒黴孩子,突然就成了鎮遠侯。這時候,有人對他說,是因為漢王殿下幫你說了話,顧興祖自然感恩戴德,連忙去漢王府上拜謝,漢王也沒否認,欣然收下了他的忠誠。

轉過年來,他二伯顧勇竟積郁成疾,病倒了。漢王又幫顧興祖當上了左軍都督府都督,說是恩同再造也不為過。比起來,顧興祖和張輗之間那點可憐的酒肉交情,實在不值一提……

不過張輗也是有秘密武器的,他知道顧興祖的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永樂五年顧興祖的大哥顧再興,在秦淮河上和一名富商爭風吃醋,結果一時沖動把對方捅死了。這要是在地方上,堂堂侯爵之孫殺死個人,根本不算什麽。可這是在京城,又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而且死者也不是普通老百姓。

更倒黴的是,朱棣早就對恃功而驕的勛貴們心懷不滿了,正好借機殺雞儆猴!多重因素之下,顧再興竟被判了斬監候,秋後開刀問斬!

不過沒等到秋後,顧再興便瘐死在牢裏。但這並不影響‘殺雞儆猴’的效果,後來京中那幫勛貴子弟,果然消停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