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3章 站隊(第2/2頁)

這群勛貴中,為首的是三個侯爵,而且都是朱高煦的親戚。頭一個永春侯王寧,尚太祖皇帝第六女懷慶公主,乃漢王的姑父,因此坐在正位上;緊挨著他的是西寧侯宋琥,功臣之子,尚漢王同母胞妹安成公主,乃漢王的正牌小舅子,其實論起來,和漢王的關系比王寧親近得多,但輩分在這裏,他只能屈居次席;第三位富陽侯李茂芳,則是漢王同母胞姐永平公主的兒子,是朱高煦的外甥,自然只能敬陪末座。

聽了漢王的話,富陽侯李茂芳十分興奮,他這個爵位還有後軍都督府都督的官位,都是因為他的身份而來,從沒上過戰場,所以雖然年紀輕輕就位高權重,卻一直被那些參加過靖難之役的功臣嘲笑,對此李茂芳深以為恨。他很是崇拜自己這個舅舅,早就盼著能跟朱高煦大幹一場,讓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統統閉嘴,登時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西寧侯宋琥和朱高煦,那是光著屁股玩到大的,感情自然沒地說。但他不像李茂芳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曾經在朱高煦的力薦下,佩前將軍印、出鎮甘肅,可惜搞得一塌糊塗,還得別人給他擦屁股,第二年就灰溜溜回京了。宋琥自此知道打仗不是紙上談兵,兇險至極,尤其是要幹掉太子,形同造反,就更加危險了。所以他不可能像李茂芳那麽興奮,但以他和朱高煦的關系,那是跑也跑不了的,所以他只是認命似的暗嘆一下,便點點頭表示同意。

最郁悶的是永春侯王寧,他已經五十多歲一大把年紀了,造反這種驚心動魄的事,他年輕時就經歷過,當時靖難之役,他因為給朱棣報信,被建文帝抓到錦衣衛詔獄,差點沒給折磨死。雖說朱棣入京後,第一件事就是把他這個妹夫放出來,十余年間對他聖眷有加、榮寵備至。其實以他的資歷,封個公爵綽綽有余,可他的膽量已經被嚇光了,皇帝多次出征,他都主動要求留守,因此爵位一直停留在侯爵上。

說白了,王寧王駙馬的關系是在朱棣身上,和朱高煦這樣的晚輩,畢竟隔了一層。況且說起親進來,他跟朱高燧的關系要更好,兩人都喜愛詩詞書畫,很有共同語言。和朱高煦這個武夫,王寧實在尿不到一壺裏。

其實他今天是被宋琥和李茂芳軟磨硬泡拉來的,也怪他一時大意,就這麽稀裏糊塗跟著來了,有道是宴無好宴,這下可好,還沒見著酒席呢,就先霸王硬上弓了。

王寧想打個馬虎眼過去,可朱高煦緊緊盯著他,看得他渾身發毛,只好幹笑一聲道:“殿下,怎麽說你和太子也是手足兄弟,有什麽誤會解不開?消消氣,消消氣……不如改日我做個東道,大家坐起來開誠布公談一談……”

朱高煦黑著臉,聽他越說越語無倫次,終於忍不住刷地拔出寶劍,喀嚓一劍便把黃花梨的茶幾砍下一角,咬牙切齒道:“姑父,我再說最後一遍,我與朱高熾那廝勢不兩立,你要是站在他那邊,就是站在某家的對面!”

看著朱高煦那雙殺氣騰騰的眼睛,王寧嚇得一哆嗦,他毫不懷疑自己要是再磨嘰,對方就能一劍把自己哢嚓了。連忙點頭道:“我當然是支持殿下的,支持殿下的……”

“呵呵,這才是我的好姑父麽。”朱高煦獰笑一聲,滿意地點頭,目光又轉向那些個伯爵:“諸位呢?”

有王寧的例子,眾人哪還敢遲疑,忙不叠點頭道:“我們當然是站在王爺這邊的!”這話雖然是被迫說出來的,但卻並不違心,因為勛貴都是武將,太子卻親近文臣,他們自然願意讓武將出身的漢王取而代之,只是這種想法私下說說無妨,當眾講出來,性質就不一樣了。

現在在漢王的威逼下,他們說出這種話來,馬上就有一種要造反的覺悟了,一個個眼神全變了……

朱高煦滿意地看著眾人的表現,點點頭,沉聲喝道:“上酒!”

便有侍衛捧著托盤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