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1章 風向變了(第2/2頁)

“殿下,京城已經戒嚴半個月,給百姓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薛居正看楊士奇沒有開口的意思,便先道:“如今真人已經平安歸來,是不是意味著危機可以告一段落,能解除戒嚴了呢?”

“唔。”朱高熾頷首道:“我覺著可以,楊師傅意下如何?”

“臣也是這個意思。”楊士奇忙點頭道。京城戒嚴名義上是為了防止徐妙錦、朱瞻圻、趙王妃被擄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但在具體執行中,已經演變為漢王的人控制京城防務、紀綱的人趁機擴大勢力的行動,文官們自然巴不得趕緊解除戒嚴。

“那就解除吧。”朱高熾點點頭,卻又自嘲地笑道:“只是不知道,多少人會遵孤這道令旨……”

楊薛二人聽了太子這話,俱是心神一震,不過兩人所想的卻不盡相同。薛居正想的是,局勢居然敗壞若斯,真的政令不出太子府了麽?楊士奇驚訝的是太子的態度——這跟太子一貫的強調兄友弟恭、兄弟怡怡的作風,著實大相徑庭啊!

莫非太子下定決心了?楊士奇的目光登時凝重起來。

朱高熾像是察覺到自己失言,忙笑道:“我這頭昏沉的很,說了什麽胡話你們別當真。薛府尹,解除戒嚴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是,為臣告退。”薛居正自然知道太子這是送客了,便起身告退。

“埈兒,代我送送薛大人。”朱高熾點點頭,吩咐二兒子道。

“是,父親。”朱瞻埈應下,陪著薛居正出去。

薛居正和朱瞻埈一走,書房中只剩下太子和楊士奇。

楊士奇與太子的關系,在外人看來十分一般。兩人之間並無私交,逢年過節楊士奇也從不登太子府的門,與其余曾在東宮講過學的大學士截然不同,不過不這樣,永樂皇帝也不會每次出巡,都讓他留下來輔佐並監視太子。

但其實,那只是楊士奇為官做人,都異常謹慎罷了。這跟他的經歷有關……跟那些年紀輕輕就中進士、點翰林、意氣風發、天王老子第一我第二的同僚不同,楊士奇的人生十分坎坷,他出生在兵荒馬亂的元朝末年,生下來就面對饑荒和戰亂,一歲沒了父親,後來隨著母親改嫁,有了個後爹。

他的繼父嚴厲高傲,從來不會給他好臉色看,這一點,即便當時才五六歲,楊士奇也能清晰感覺得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都小心翼翼,盡量不去惹禍,以免給自己和母親帶來麻煩。

不過再苦再難,楊士奇都沒放棄讀書。因為只有讀書才能考取功名,改變自己和母親的命運。而且他的天資確實很高,十五歲就考取了秀才。只是讀書實在是個花錢的事情,由於家境貧困,他不得不中斷學業,去鄉村私塾當老師。不過那是國朝初年,人才奇缺,朝廷不得不在秀才中直接選拔官員,楊士奇也因此得以在縣裏做了個訓導。雖然是不入流的官職,但怎麽說也是個官了。

可惜不久之後,他竟然不小心把學印丟了,在這個年代,當官的丟失印信可是重罪,又恰逢朱元璋殺人如麻的年代,楊士奇一害怕,竟棄官逃跑了……

之後他流落江湖十幾年,有家不敢回,到處東躲西藏,直到建文改元、大赦天下,才擺脫了囚犯的身份……不過四處漂泊也不是全無好處,他憑著深厚的學養,結識了不少文人名宿。

後來建文二年,朱允炆召集天下儒生,撰寫《太祖實錄》,三十六歲的楊士奇也因為史學功底紮實,被保舉為編撰,徹底上岸洗白。之後因為學養深厚、人品貴重,得到了《太祖實錄》總裁官方孝孺的賞識,居然一舉提拔他為副總裁!

雖然這個副總裁沒有品級,但卻意味著他得到文官們的承認,接納他作為他們的一份子,而且位於很高的層級,這才終於算是熬出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