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3章 聖斷(第2/2頁)

現在看來,趙王的企圖已經很明顯了,就是不希望讓太子因禍得福,因為被處罰而逃過這個要命的差事。是的,這差事會要太子命的,因為太子最大的倚仗,就是百姓和官員的支持。與在百姓眼裏跟亂臣賊子劃等號的永樂皇帝不同,太子朱高煦在百姓中有口皆碑,都說他是個仁義的好太子,盼著他將來登極,能讓老百姓緩一口氣。

別瞧不起老百姓的支持,這東西看似沒什麽用處,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民心民意,所謂水能載舟,老百姓都支持太子,就是皇帝也沒法輕易動他。至於文官們的支持,用處就更加顯而易見了,可以說沒有文官的支持,太子就沒法堅持到今天……但若是太子在京城推行金銀之禁,肯定不可能張貼幾張告示就了事,那樣會惹惱皇帝,絕對沒他好果子吃的。

可要是嚴厲推行,那就免不了要大肆抓人,甚至要抄家搜查,讓人告密揭發,讓原本就亂成一團的京城,徹底亂成一鍋粥。那樣會得罪老百姓自不消說,連文官們也會對太子失望的……

文官們之所以癡心不悔地支持太子,是因為太子符合他們心目中仁義之君的形象,所謂仁義,首先就要愛民恤民,非但不能做有損百姓的事情,而且必要時還得為民請命,像這種明顯就是亂命的,就應該替百姓堅決頂住!

也不管這大明朝誰能頂得住朱棣的壓力……

朱瞻基越想越是心亂如麻,等他回過神來,才發現楊榮已經不見了蹤影,不禁長嘆一聲,心中暗叫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爺爺是非要京城徹底亂套才肯罷休?’

火辣辣的日頭下,趙王府後殿中依然是一片清涼,不過不似昨日的安靜,而是響起一記一記的堂鼓聲,那鼓聲一聲一聲,不是敲動人的耳鼓,而是一下一下在敲動人的心旌。

緊接著是不帶一絲煙火氣的曲笛聲,笛聲清幽,仿佛是從天上傳下來的,鼓聲和笛聲相合,竟是天衣無縫,讓大殿內外的宮人都聽醉了、聽癡了。

緊接著,是一個坤伶吳儂軟語的唱詞聲:

“臉戢桃,腰怯柳,愁病兩眉鎖。不是傷春,因甚閉門臥。怕看窗外遊蜂,檐前飛絮,想時候清明初過……”

“先唱到這吧!”殿中趙王的聲音響起,打斷了坤伶的唱聲。

朱高燧穿一身淡紫色的綢袍,慵懶地倚在榻上,對緊挨著自己,白衣長發的韋無缺道:“怎麽樣?”

“這是《浣紗記》的唱段,不像是原來的金陵腔,倒加入了些北曲的唱腔。”韋無缺也是個行家,聞言微笑道:“想必是王爺的主意吧?”

“呵呵,不錯。”朱高燧笑道:“你覺著效果如何?”

“妙不可言。”韋無缺贊道:“行腔愈加婉轉優美,給人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韋無缺這番誇贊,讓朱高燧的骨頭差點酥了,開心笑道:“孤打小聽南曲,總覺著有些地方不妥當,卻不知哪裏出了問題。後來精心鉆研了北曲和南方的多種曲調,終於發現原先的唱腔曲調平直簡單、缺少起伏變化,我就想匯集天下各種曲調之長來改進南曲……”說著嘆口氣道:“只是得一個音一個音地反復磨,談何容易?大半年工夫才磨出方才這六句。”

“萬事開頭難,等王爺後面就快了。”韋無缺道。

“多想你幫孤一起來做這件事啊!”朱高燧滿眼不舍道:“要是有你幫忙,孤的速度會大大提高的。”

“在下是有心無力。”韋無缺苦笑道:“有道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這幾年光拳不離手了,曲兒是荒廢了,也就是能聽聽了……”

“哎。”朱高燧心疼道:“也難為你了,這些年為了我東奔西跑,這才來了幾天,又要匆匆南下了。”他說著揮揮手,樂班和坤伶便齊齊躬身施禮,悄然無聲地退下。

“怎麽,宮裏有消息了?”韋無缺按捺住激動問道。

“嗯。”朱高燧嘆口氣道:“前天朱瞻基來了,有小子在父皇面前求情,我大哥果然涉險過關……”說著得意一笑道:“不過父皇也沒徹底揭過,而是讓楊榮當欽差回京,一方面查問此案,一方面督辦金銀之禁。顯然,要是後一個差事辦好了,前者便不再追究,否則,新賬舊賬一起算,夠我大哥喝一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