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0章 風暴過後(第2/2頁)

楊榮曾聽人說,朱高煦的偶像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經常見人就說:‘我英武,豈不類秦王李世民乎?’這話讓遠在山西的楊榮聽了,都感覺不寒而栗,真有種歷史要重演的感覺。

因為朱高煦與李世民一樣,都是皇次子,朱高熾對應李建成,都是長兄皇太子,甚至連他們的弟弟,也有對應關系——朱高燧對應李元吉,都是皇三子。這樣朱高煦的潛台詞就很清楚了——李世民殺掉李建成當上了皇帝;朱高煦則殺掉朱高熾登上皇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朱高煦非常希望把幾百年前的那一幕戲再演一遍……

“漢王想當李世民,可惜今上不是李淵……”聽了楊榮的話,嚴清卻冷冷道:“玄武門之變後,李淵不得不退位給李世民騰地方。要是漢王殺掉太子,莫非今上也得重蹈唐高祖的覆轍?”

“那不可能,今上之深沉謀略、勇毅果決,遠非唐高祖可比!”楊榮道:“只要有他在一天,這大明朝就不會翻了天!”

“說得不錯,要是漢王敢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皇上怎麽可能容忍此等不忠不孝的弑兄狂徒在世?”嚴清冷冷道:“真要是這樣演下去,八成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你是說……趙王……”楊榮不禁對這坐在輪椅上的嚴先生刮目相看。

“正是趙王!”嚴清道:“他大哥二哥殺個你死我活,不管誰贏誰輸,恐怕都沒有好下場。皇上統共就三個兒子,到時候自然是他這個置身事外的老三得利了。”

“趙王雖然隱藏得很深,但這二年來還是能發現他心懷不軌的蛛絲馬跡,好比晉王朱濟熿,就是在趙王的支持下誣告兄長上位成功。白蓮教劉子進反叛,也跟他脫不開幹系。所以我認為,他是相當有野心和手段的,而他實現野心的手段,一定是慫恿漢王造反!”王賢點點頭道:“至於紀綱就更不用說了,皇上今年初的一系列舉動,早就讓他生出‘兔死狗烹’的恐懼感,攛掇漢王造反也在情理之中。”

“看來應該是這樣的。”吳為道:“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漢王和紀綱,現在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了。因為在他們眼裏,太子殿下已經是死人了……”說到這,他不禁心裏打鼓,真要是到了白刃相見的時候,威名赫赫的北鎮撫司,還真不如隨便一衛兵馬好使。

“其實他們還是很小心的。”嚴清道:“比如他們花大力氣拔除了鎮撫司的暗樁,就是想盡量避免暴露,這樣到時候發動起來能更突然。至於那些公然搶糧、械鬥的舉動,其實是漢王府一貫的操行,只要皇上不在京裏,他們都是這樣,沒必要少見多怪。”

“那他派遣兩衛兵馬圍殺大人怎麽算?”吳為有些不服氣道:“這件事總瞞不住吧?”

“人家會說,那兩衛兵馬分明正好是拉練經過的好麽?”這次王賢接話道:“就算發生交戰也是誤會一場,畢竟那是一千精銳騎兵,還有一半蒙古人,鳳陽衛說自己誤會了也說得過去,皇上就算真追究責任,也得各打五十大板。”王賢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腮道:“畢竟我的侍衛嚴重超標了。”

“那板橋驛的一戰怎麽算?”吳為追問道。

“一樣可以拿蒙古人說事兒……”王賢嘆口氣道:“朝中有人好說話,就算他們殺了我也是誤殺,頂多把幾個軍官革職查辦,不會有什麽太嚴重的後果。”

“真是無法無天了!”楊榮沒想到,在江北那種形同造反的恐怖場面,竟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所以我們判定漢王和紀綱會造反容易。”王賢淡淡道:“但想讓皇上相信,卻是難上加難。別說讓皇上相信了,就是想讓太子相信都不容易。”

“那麻煩可不小。”吳為道:“皇上遠在北京,大人也沒有密折專奏之權,只能先讓太子爺相信,再做計較了。”

“是這個理。”王賢點點頭道:“不過我們也不能被人騎在脖子上拉屎!”說著重重一揮拳道:“必須要立即反擊!他們怎麽對我們的,我們便十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