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7章 偷渡(第2/2頁)

房間內,王賢一邊啃著幹糧,一邊和莫問商議著接下來的行動。

“軍師,前面就是長江了,末將擔心他們會動用水師在江上攔截我們。所以末將建議,我們便在滁州休整一段時間。”莫問道:“等太子殿下安排戰船接應,再過江不遲!”

“沒用的,太子殿下是不敢調動軍隊的。”王賢對太子爺的性格十分了解,那是任何犯忌諱的事兒都不敢做的。不過他也理解太子,沒錯還要被人挑出三分毛病呢,要是犯了錯,還不讓人給往死裏告?

“那樣只能靠我們了。”莫問馬上退而求其次道:“我們一千余人,就算拋棄戰馬,也需要相當數量的船只才行,上哪弄這麽多船還好說,如何不被發覺才是大問題。”

“呵呵。”王賢卻淡淡笑道:“不,你錯了,我一艘船都不需要。”

“難道軍師要……”莫問皺眉道:“金蟬脫殼?”

“哈哈,不愧是知我者莫問。”王賢笑道:“是啊,你說是我一個人過江隱蔽呢,還是上千人一起過江隱蔽?”

“……”莫問不作聲。

“所以安全起見,就勞煩你們在滁州吸引下他們的注意,我呢,就悄悄離開,去渡口坐船過江就是。”王賢笑著勸說道:“而且他們的目標是我,只要我一出現在京城,大家夥兒自然就安全了。”

“但那樣軍師太冒險了,如果我們在一起,他們還有所顧忌,不能做得太招搖,要是軍師落了單被抓住,他們可不會有顧忌的。”莫問苦著臉道:“軍師三思,還是不要冒險了。”

“這不是冒險,這是最理智的方案!”王賢長身而起,拍板道:“就這麽定了,我只帶靈霄和楊榮兩個出發,你們便在這驛站好好休息吧,不要被人發現走了首領啊!”

“這……遵命。”軍令如山,一旦下達,莫問也只有遵照執行。

翌日拂曉時分,一大群官兵從驛館說說笑笑出來打水,來到中午打水的地方,剛要把桶掛在轆轤上,有軍官道:“軍師說了,有人在暗中盯著咱們呢,為免有人投毒,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打水。”

眾官兵深以為然道:“他們太喪心病狂了,竟然連倭人都敢勾結。”“那些倭人最是狡猾狠毒,不得不防。”眾官兵說著便四散開來,到別處找水井去了。

暗中盯梢的家夥登時傻眼,沒想到他們會突然來個天女散花……己方一共三個人,就是一人劈成兩半,也沒法全都照應到。三人只好一咬牙,各尾隨一路而去……

便有那一組共三名兵士,提著桶走街串巷,待走入一條幽深的小巷後,三人飛快除下身上的軍裝,扔到木桶裏,再把桶丟到水井中,便大搖大擺出了巷子。

來到大街上時,三人已經變成了一名四五十歲的老者,和兩個年輕人。

老者胡須花白,手裏拄著拐杖道:“終於要過江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是啊,這一路上可把爹給累壞了。”後生小聲囑咐一句,又大聲道:“爹,咱們去京城投奔我叔叔,他可會收留咱們?”

“哎,誰知道呢,”老者嘆口氣道:“不過京城繁華之地,討生活應該容易一些,就算你叔不肯收留,咱們也能靠自己的力氣吃上飯。”

“咱們趕緊去坐船吧。”另一個後生脆生生道:“我還沒見過長江呢。”

“好好,走。”老者慈愛地笑笑,便在兩人的攙扶下往渡口走去。

滁州,自古有金陵鎖鑰之稱,與大明帝京隔江相望,其繁華自不消說,每天天不亮,便有大批滿載貨物的渡船等候開關放行,將江北的貨物運到京城。而這些渡船也承擔著搭載商旅的作用,商人百姓有想要渡江者,往往與船老大商議好船資,便搭乘這些貨船渡江。

老者與兩個後生便上了一條運醋的船,給付了船資便被安頓在前甲板上。此時朝陽將升起、薄霧漸散,江面上桅杆如林、風帆如葦,看得眾人心曠神怡。

可惜一陣馬蹄聲和盔甲摩擦聲,打斷了人們欣賞美景的雅興,只見一隊官兵殺到碼頭,為首的白袍白馬,正是那韋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