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9章 皇帝北巡(第2/2頁)

後來還是鬧出幾件丟臉的大事,王大娘自己都看不過去了,有心整頓一下,但人心已經散亂,再想收攏起來就難了。王大娘只好求助自己的閨女,銀鈴卻是個曉事的,對老娘道,當年您非要給我二哥娶林家嫂子,為的是什麽來著?不就是她一來知書達理,二來曾當過家,是把理家的好手?怎麽把媳婦娶到家裏來,就不知道用了?

老娘聞言一陣訕訕,她當初雖想得不差,但兒媳進家來,心思卻又起了微妙的變化,總之是婆婆媳婦那點事兒,讓她總想壓著林清兒,生怕自己被兒媳婦給壓住了。是以老娘雖然對林清兒客客氣氣,卻總是以她身子弱,需要好生調養好傳宗接代為由,不讓她管家裏的一點事兒。甚至管不過來時,她寧肯讓侯氏來管,也不想讓林氏插手,結果侯氏那個不省心的,光知道往自己房裏斂財,把個家弄得越發不像樣。

思來想去,王大娘終於承認,管這麽一大家子,自己不是那塊料,大兒媳就更不夠看了,還是得讓老二媳婦管起來……聽了婆婆這番安排,林清兒也不矯情,當即領命著手整頓家務。其實這些日子她冷眼旁觀,早就把家裏的牛鬼蛇神看得透透的了,等得就是老娘交權。她先是跟公公婆婆和大哥大嫂關起門來,把家規一條條定下來,這一商量就是整整兩天……

其實家規都是林清兒早就擬好的,按說用不了這麽久。主要是侯氏覺著這樣一來,自己就沒法占公中的便宜,也沒法隨意安排人了。更重要的是,自己這個做大嫂的,要處處受小妯娌管了,是以總是想著法子挑唆二老,跟林氏架秧子。

好在王老爹是個曉事理的,終於忍不住罵道:“老大媳婦你還曉不曉事理?你這麽能,怎麽管家管得一塌糊塗,上萬兩銀子的開支都能對不上賬?沒讓你填這個窟窿就夠意思了!現在老二媳婦是來給你收拾爛攤子的,還在這絮絮叨叨,你再廢話一句就給我滾出去!”

見公公動了真火,侯氏這才不敢再言語,王氏家規這才艱難出爐。

定下規矩,又有了公婆的支持,林清兒自然有了底氣,第二天,便把家中下人召集到一起,把他們過往所做的齷齪事兒,一件件搬出來,當場攆走了一半下人,不願意立即走人的,直接扭送官府,剩下的半數沒有作惡,但懈怠無禮的下人也大都吃了板子,或者降等留用。一時間,府中鬼哭狼嚎,著實嚇住了一大群人。

林清兒又明示了家規,命每個下人背誦,十天內背不過的,攆出家門不再錄用,日後也會定時抽查,背過又忘掉了的,攆出家門不再錄用。對新招進來的下人,也是同樣要求。背熟家規的目的是遵守規矩,有違反家規者,輕者罰俸、重者打板子,打過板子便永不錄用。

其實林清兒本想跟下人簽死契的,那樣更好管理,忠誠度也高,未來還能有家生子,那些大家名門都是用這種方式。但這一條老娘堅持不同意,她總覺著兒子這官位來得太易,說不定哪天又打回原形了,學人家大家族蓄養奴仆,花費太高,萬一將來有什麽變故,砸在手裏是個大麻煩。

所以王家的奴仆,大都簽的還是十年五年的活契,不過在林清兒的重典之下,王家上下還是顯出一些井井有條的章法來,至少比之前亂哄哄的樣子強之百倍。等到王賢當上北鎮撫司指揮使後,府裏下人就更是一片肅然了,唯恐惹得二夫人不高興,跟二老爺這個可怕的特務頭子告狀……

不過他們顯然多慮了,因為王賢公務繁忙,林清兒從來不拿家裏的瑣事煩他,有什麽事都是自己消化,是以家裏的這些風波變化,他全然不知道。只知道自家越來越有大家之風……